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11 10:39:31 听新闻

作者:高雅    责编:冯迪凡

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作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战略投资平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给出答案。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争取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周期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并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核心痛点的企业,它们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现在正是抓住这一机会的窗口,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时机。

在风险中寻找科技投资机遇

第一财经: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港投如何在当前全球市场动荡中布局?如何在三大重点赛道中平衡风险与机会?

陈家齐:投资本身就伴随着风险,无论涉及何种资产和领域。作为长期投资者和“耐心资本”,重要的是选择对的赛道、公司和团队。现阶段我们主要聚焦三大赛道,这些赛道是我们通过与不同市场沟通与交流后精心挑选出来的,认为它们既能配合香港的发展和经济转型,也能响应国家的战略需求。

只要选对了主题和项目、找到了合适的团队,回报是可以显现的。市场的波动反而可能带来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机会。

我们投资科技赛道,选择和关注的是团队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这些都不应受到短期挑战或不确定性的影响。科技公司的本质是解决生活痛点,正是因为找对了痛点和解决方法,这些公司自然会在成长过程中取得成功。因此,我们无法单纯通过经济周期或市场情绪来判断某个公司会不会成功。作为长期投资者,我们的核心要素是专注于核心价值,明确我们需要的东西,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果断地抓住机会并做好准备。

所以,我们并不担心这些波动。相反,据我们接触,许多国际投资者在近期对中国香港及内地市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们稳定和安全的投资环境,使得更多机构看到了机会,尤其是在科技领域,中国的很多创新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的预期。因此,许多投资者希望与我们合作,投资这些项目。我常说,“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希望他们能亲自到场,感受并抓住这些机会。

第一财经:市场上有一种“东升西落”的说法,认为美股增长乏力,内地和香港股市将引领下一轮机会。港投如何在这一市场势头中捕捉机会?

陈家齐:港投作为耐心资本,看到的是一个有趣而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与国家“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科技企业,我们会有效率地重点布局。此外,我们在东亚市场的布局也一直在稳步推进。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市场支持、人才支持和资本支持的多元化有助于保持长期增长。例如,我们此前已在香港投资了电动车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司,并与泰国进行合作;同样,我们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已在印尼开展,随后扩展到泰国。我认为这一切将一步步铺开,以“点、线、面”的打法,逐步呈现港投公司整体战略布局。

第一财经:作为主投科技的公司,恒生科技指数目前市盈率估值仍远低于纳斯达克,这是否说明当前中国的科技公司更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陈家齐:作为投资者,我关注的是性价比以及未来的机遇。从这些角度来看,我很有信心。不仅是我个人,我看到其他国际投资者,如主权基金、养老基金以及保险公司等,都看好中国的长期发展趋势,因此他们也在加速布局。

香港的金融枢纽地位

第一财经:你对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未来角色有何展望?

陈家齐:金融本身是一个独特的领域,它不仅是一个产业,而且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并且在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应当继续发展高效的融通机制,不仅引导资源进入我们的各类项目,还应推动资源的汇聚,形成合力,助力香港的发展。

金融作为香港的传统优势,我们必须加以巩固,并结合新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推动香港的长远发展。科技领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科技的本质就是解决生活中的痛点,这些问题可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正因为如此,科技公司具备巨大的潜力,这也是像港投这样的耐心资本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原因。我们不仅提供资金,还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提供支持。许多优秀的科技公司,依赖的是人才和团队,而我们作为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有效连接资本、人才以及市场机会,提升这些公司成功的几率。

第一财经:港投被一些声音称为“港版淡马锡”,你对港投的定位有何看法?

陈家齐:港投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双重使命”,即是投资要带来财务回报,同时要配合香港实体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双重使命在实践中具有相当挑战性,这也让港投公司与其他主权基金或机构投资人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机构投资人通常只关注财务回报,评估的标准相对简单,因为财务回报是一个客观的衡量指标。对于我们来说,除了财务回报,我们还需要兼顾战略性考量。这使得我们的任务更加复杂,因为战略性目标是动态的,但我认为这是正确且最有意义的做法,也是香港有底气和能力去把握的发展窗口。

在此背景下,许多投资人对我们所选项目和合作伙伴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在选择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时要求极高,所以港投公司每投资一元,就能带动至少四元的市场投资。这也促使我们与来自不同地区的主权基金和机构投资人展开合作,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投资原则和战略。

虽然我们的任务较为复杂,但其他投资人和机构也会看到我们的专业性和品牌价值。通过这个品牌,我们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一步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我们未来持续努力的方向和策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