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帆为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
事件: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何立峰表示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
特朗普近期关税表态趋于缓和取决于哪些因素?
短期来看,金融市场是否稳定或对特朗普近期关税表态产生影响,特朗普团队对于美债和美股或存在一定心理压力。
中期来看,库存与通胀压力也是一大因素。随着美国一季度“抢进口”囤积低价库存的逐渐消耗,以及所谓“对等关税”4月生效带来的通胀效应在二季度将逐步显现,成为制约特朗普团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美国25Q1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率仅录得-0.3%,低于预期-0.2%和前值2.4%。
长期来看,明年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才是对特朗普团队的根本约束。从过去几届中期选举的历史来看,民调在一年之前(也即总统新任期首年的11、12月)基本已经定型,选民对经济的体感将逐渐“固化”,因此到了今年四季度进入中期选举准备期,国会层面对特朗普的制约或更加明显。
经贸摩擦协议达成需要较长时间
以外经贸摩擦协议的周期需要多久呢?我们以2018年的全球经贸摩擦为例来进行分析: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25%关税,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开启。中美双方在2018年5月、2018年12月、2019年6月三次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但随后美方在2018年7月、2019年5月、2019年8月三次单方面升级对华关税,导致双方谈判受挫。
直到2020年1月中美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方降低部分关税,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才告一段落。根据PIIE的研究,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基于中国的进口统计数据计算,中国完成了62%的货物采购规模,其中中国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能源产品方面分别完成了76%、62%和47%的采购规模。
中美经贸谈判实际进展与双方的经济韧性和第三方国家选择密切相关。
若后续中美进入深层实质性谈判阶段,各类所谓“结构性改革”与所谓“非关税壁垒”或是特朗普的主要对华交换条件。从当前美方诉求来看,本轮美国与各国的贸易谈判已不仅聚焦于关税削减或大宗商品采购,更加重视非关税壁垒、补贴政策与市场准入等制度性议题。
预计后续的中美贸易谈判进程或可总结为“三步走”:首先是开始谈判接触。这点已经初步完成,于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
其次是围绕美国如何在单边关税上作出让步、如何建立对话机制进行博弈和沟通,并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
最后是围绕双方关切的核心问题开展持续博弈和谈判。
中性情形下,假设年中开始美国将对华关税降至60%左右,维持到今年结束,同时可能给予更多行业层面的灵活豁免。
考虑到微观层面企业可能会对加征关税有一定应对措施和安排,相关影响的发生以及传导可能会有一定滞后。在考虑所谓“对等关税”的豁免行业并简单考虑潜在替代效应后,我们估算年初以来白宫的各项关税措施可能将累计提升PCE平减指数约1.1%,对美国GDP拖累幅度的短期峰值和长期稳态值可能分别达到1.0%和0.4%。
中美谈判的实际进展与双方的经济韧性密切相关,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博弈过程。中美谈判的实际进展也与第三方国家的选择相关,目前美国仅与英国关于所谓“对等关税”达成协议,与欧盟、日本、加拿大、越南、韩国等谈判均遇到一定阻力。
哪些行业更大概率后续获得美国的关税豁免?
为减轻美国国内部分行业和零售商所承受的压力,美国政府在上一轮贸易摩擦中曾进行过数批次的商品豁免,多集中对华贸易依存度较高且中国比较优势较强的产业。
根据我们测算,截至2023年,中国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4%、30.2%、30.1%,表明上述商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截至2024年,美国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讯录音及重放装置和设备、服装及服装配件自中国进口依存度分别为21.3%、39.4%、22.7%,在各行业中也处于较高水平。
因此,电信设备、消费电子、服装等行业有更大概率后续获得美国的关税豁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下一步,商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会同相关部门,全力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要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做好准备,拿出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
谁将为特朗普关税买单?
林剑表示,事实上,这场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任何关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