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南沙联合举办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简称“南沙金融30条”)。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昱在采访中表示,随着“金融30条”的印发,南沙在创新创业、民生服务、特色金融、规则衔接、跨境投融资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层面出台金融领域专项支持政策,对南沙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发展是非常关键的‘放权赋能’。” 顾昱表示。
2014年10部委联合印发的“南沙金改15条”,作为广州首个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金融专项政策,助力南沙在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2022年南沙获批为全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地区之一,推动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扩大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范围、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等13项便利化试点措施全部落地,其中形成的8项措施扩大至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北京市、浙江省(含宁波市)、海南省等六个地区全域实施,南沙改革标杆示范效应也日渐显现。
顾昱表示,2025年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中考之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把握南沙开发开放等重大机遇、“做好湾区大文章、南沙大文章”,并在今年工作任务首章首节点题南沙发展,提出“发力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在此重要节点上,本次“南沙金融30条”重磅发布,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内各地区间的经济融合和协同发展,有利于南沙面向港澳乃至全球市场吸引集聚众多金融产业资源,南沙在创新创业、民生服务、特色金融、规则衔接、跨境投融资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创新创业方面,为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业、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探索提供多渠道融资支持,并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扶持和便利。
——在民生金融方面,提出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支持跨境信用合作、开展银行机构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等措施,打通跨境开立账户、跨境支付、跨境信用融资渠道,便利港澳居民在南沙生活就业。
——在特色金融方面,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租赁产业集聚区,南沙将进一步加大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租赁领域发展支持力度,加快争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租赁产业高地。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气候投融资试点等重大平台或试点,创新发展绿色业务,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在规则衔接方面,将依托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机构,用好用足自由贸易账户体系、QFLP和QDLP试点,积极与港澳地区在资本市场、保险、股权投资等领域探索更多开放合作新机遇。
——在对外开放方面,将积极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相关工作,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等重大项目,争取企业、金融机构在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
以“产业强区”为战略核心,今年将聚焦7大战略性产业,依托6大产业园区,实现多点突破。
《意见》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
央企中交倾力打造广州城市新地标 助力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可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一季度,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2.06万亿元,增长4.7%。占广东整体进出口总值提升至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