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1%到7%”,中国跨境电商十年跃迁,新一批综试区如何助力拓展全球市场|稳外贸布新局

第一财经 2025-05-14 12:48:37 听新闻

作者:高雅    责编:冯迪凡

跨境电商能够促进消费市场多元化、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并促进全球经济合作。

近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撤销在海口市、三亚市、阿拉山口市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根据批复要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复制推广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外贸优化升级,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宏观消费首席专家李政波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十年,在综试区建设带动下,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占外贸进出口的比重由不足1%提升至约7%。

在他看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跨境电商能够促进消费市场多元化、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并促进全球经济合作,具有独特优势。

明晰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发展路径

第一财经:此次扩容如何服务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整体战略,特别是在产业融合和拓展全球市场方面?

李政波:截至2024年底,各综试区累计培育各类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约1.6万家,打造海外品牌超3万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建设贸易强国的创新发展试验田。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和新增,使更多企业享受到扩大开放的政策红利——适用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自动适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等支持政策。此举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轻装上阵走出去。将有限的精力、资源和资金用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精准营销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大幅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2025年3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为跨境电商企业增添信心。

第一财经:新一批综试区应如何利用区域特色和政策优势推动跨境电商的差异化与协同发展?

李政波:各省级人民政府应帮助新一批综试区,精准自身产业定位,明晰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发展路径,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目标。

一是强化链主引领作用,通过深度整合产业链,利用较强的数字研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同生产能力、品牌影响力和生态服务能力等带动产业带企业共同出海,推动强链升级。

二是依托区位比较优势,广东、浙江、山东、河南、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借力地理区位优势及海陆空港开放通道,推动“海陆空铁”协同共建,共享空运专线、中欧班列等通道线路及外贸新型基础设施,便捷产品通达全球。

三是发挥商贸集聚效应,依托市场集聚和商贸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传统商贸企业触网和出海,塑造形成“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小商品市场”“中国市场名城”等特色国际名片。

四是深挖生产要素禀赋,生产企业聚集型产业带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加速实现从区域性小规模生产到国际化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是抢抓“Z世代”消费风口,品牌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新技术和服务敏捷性优势,打造文创IP,持续改进和创新产品,开展精准营销,发现新需求、挖掘新需求、创造新需求。

六是加快数字技术应用,在研发创新、产品生产、市场营销、通关便利化、合规管理等方面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助力产业带降本增效,提升产业带全球竞争力。

不确定性中跨境电商具有独特优势

第一财经: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为何能在传统贸易疲软时成为更具韧性和优化的替代方案?

李政波: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跨境电商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

一是促进消费市场多元化。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以更低价格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丰富了购物选择。同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到货时效短和高性价比等优势提升消费体验。

二是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不仅减少了贸易环节,也降低了贸易门槛。跨境电商零售业务直接连接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为这些企业主体提供了更多贸易机会,扩大了贸易规模,优化了贸易结构。

三是促进全球经济合作。通过数字化平台和高效物流,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有助于全球供应链更灵活地配置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正由于这些优势,跨境电商有较强的竞争力,其快速发展为全球贸易注入了新活力,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有生力量。

第一财经:跨境电商发展催生了哪些新业态和新趋势?这些趋势如何反过来推动中国产业带的发展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李政波:一是AI技术驱动跨境电商全流程数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根据产品链接自动生成多语言、多场景的营销物料,降低制作成本,提升营销效率。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应用提升了物流追踪和支付安全性。数智化升级带动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从单产品单环节创新向上下游协同创新迈进,实现产品迭代、结构创新,甚至引领消费需求。

二是海外仓智能化改造和全球化布局。海外仓从单一仓储升级为综合物流节点,集成通关、供应链金融、售后等全链条服务。海外仓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在主要贸易伙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海外仓,已基本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发展格局。跨境物流体系形成了“国内中心仓—通关—跨境运输—海外中心仓—海外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的闭环模式,并逐步完善,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履约效率,提升消费者体验,实现智慧供应链建设。

三是出海模式不断创新和“品牌出海”意识崛起。跨境电商繁荣发展促进平台推出新模式,如Temu、速卖通推出“全托管”“半托管”模式,降低中小企业出海门槛,平衡生产效率与成本。此外,跨境电商从“低价铺货”“代工贴牌”转向品牌化发展,独立站成为自主品牌出海的核心渠道,能够及时跟踪市场潮流,依托柔性供应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保证低库存率。跨境电商带动我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跃升,从“世界工厂”逐步转变为“全球品牌中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