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中旬“商品券”丑闻之后,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再陷受贿争议。
当地时间5月8日,石破茂被日本媒体曝光过去十多年接受东京某房地产公司非法政治捐款3000万日元,款项通过宴会券、选举拉票及“慰问金”形式提供,该公司董事长为石破茂老乡下根弘。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日本在野党的集体发难。日媒12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首相石破茂内阁支持率为33%,较4月调查下降2个百分点,依旧为他自2024年秋季上台以来的低位;同时,石破茂内阁的不支持率为48%,较上月调查上升3个百分点。
今年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在即。届时石破茂能否带领自民党顺利闯关,备受关注。
石破茂在劫难逃?
石破茂此次受贿丑闻由日本《文春周刊》率先爆出。上海市国际问题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上海市日本学会顾问吴寄南表示,《文春周刊》一直以曝光日本政坛丑闻著称,“近半个世纪来,包括田中角荣在内,有多名前首相被这本杂志扳倒,其杀伤力可谓数一数二。《文春周刊》最新一期有关石破茂接受非法政治捐款的报道十分详实,石破茂后续的应对值得观望。”
《文春周刊》的报道显示,石破茂疑似以政治集资宴会券等形式从一位男性支持者处获得总计逾3000万日元,且未记入相关政治资金收支报告。政治资金收支报告,被视为日本政治透明度的重要体现,关乎普通选民对政治家的信任。
对于在野党而言,自民党派系先前的“黑金丑闻”早已引发民众对金钱政治不满,因此,这一次在野党又一次集体发声,“首相辞职不可避免”。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率先强调,石破茂本人在国会就此事答辩的重要性。目前,野田尚未明确表示会提交内阁不信任案。日本维新会共同党党首前原诚司表示,民众高度关注报道内容,并要求石破茂亲自说明。
长期以来,日本政治资金问题屡禁不止。就在今年3月中旬,石破茂向年轻议员发放10万日元的“商品券”事件引发争议。就这一事件,石破茂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歉意。而2023年11月被曝光的自民党内多个派系“吃回扣”的“黑金丑闻”直接撼动日本政坛的派阀政治,自民党内多个派系因此先后解散。
还有哪些考验?
7月3日,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届时将有315名候选者争夺议会中248个席位。目前距离改选仅剩2个月不到的时间。石破茂所在的自民党必须获得至少125个席位才能维持住多数优势,否则其连任之路将异常艰难。
此前,“黑金丑闻”使得联合执政的自民党与公明党在2024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中惨败。吴寄南告诉第一财经,由于“黑金丑闻”重创,石破茂的执政基础本就脆弱,领导的是一个少数派政府,此外他在自民党内也势单力孤。
石破茂上台后也誓言对“黑金丑闻”动刀,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要挽回自民党因“黑金丑闻”而失去的民众信任,推进政治改革。去年12月下旬,日本国会参议院表决通过了针对“黑金丑闻”的《政治资金规正法》再修正案等三项法案,包括全面废除无须公开具体用途的“政策活动费”、设立第三方监督机构确保政治资金透明度、禁止外国公司和外国人购买日本政党的政治筹款派对券、将政治资金收支报告数据化等。但收效甚微。
除了要应对“黑金丑闻”,当前石破茂政府在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方面也进展有限。据新华社报道,石破茂12日在谈及美国关税措施对日本汽车等产业的影响时表示,日方将采取“万全之策”应对美方关税,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采取额外措施。
石破茂当天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不能接受在不包含汽车领域的情况下与美方达成协议,也不会为了汽车产业而牺牲农业、以扩大进口美国大米作为谈判筹码。
目前,日美已举行两轮关税谈判,日方持续要求美方重新审视关税措施,但美方一直坚持不能在汽车、钢铁等产品上给予日本“特殊待遇”。
16日,日本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公布。近日媒体针对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可能陷入萎缩,也就是说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全面冲击之前,日本经济已显露疲态。
包括高盛、瑞穗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纷纷在第一时间下调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今年7月中旬,日本参议院将进行改选。目前各方都在观望“商品券”事件对石破茂政权可能产生的冲击。
去年,日本名义GDP规模屈居德国之后,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捍东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罪、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追究李吉平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