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3日,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显示周(SID Display Week)在美国开幕,OLED、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今年被重点展出。作为显示业界最大的展会之一,面板厂在SID上的展出指明了各家重点着力方向。
随着厂商押注新型显示技术,国内面板厂在手机OLED市场的份额提升。市场研究机构Omdia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面板厂在智能手机AMOLED市场的份额提升至45%。记者了解到,今年新的变化是,国内面板厂与韩系面板厂的OLED比拼,从小尺寸手机蔓延至中尺寸IT领域。
与此同时,虽然面临需求波动,但LCD(液晶)市场处在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业界预判接下来LCD产能还有继续整合的机会,厂商可通过按需生产平滑价格波动。
从手机到IT
本届SID,新型显示技术OLED是高频词。目前业界采用较多的OLED技术是真空蒸镀(FMM)OLED技术,这也是韩系面板厂广泛采用的技术,多家国内面板厂商则试图用自研技术弯道超车。
TCL华星展出旗下技术品牌APEX臻图以及印刷OLED全系列产品。印刷OLED尺寸覆盖6.5英寸手机到65英寸8K电视等,包括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显示器、电视等显示产品,OLED产品还包括全球首款量产屏下摄像OLED笔电显示、最低功耗LTPO笔电显示。维信诺展出手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款采用ViP技术的AMOLED产品,天马微电子展出多款OLED产品。
TCL华星的印刷OLED技术去年底才开始量产,该技术能将发光技术印刷到玻璃基底上,规避FMM OLED技术难以迁移至高世代线、高成本等问题。维信诺的ViP技术也是一种新的无FMM的技术,可规避传统工艺材料利用率低、加工精度不足等问题。维信诺子公司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部署了ViP技术,该产线去年9月开工。京东方也有OLED产能在建设,该公司投资630亿元的第8.6代 AMOLED产线B16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
从国内面板厂近期表态看,各家厂商还在发力抢夺OLED市场。维信诺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表示,2025年OLED显示应用渗透率和智能终端屏幕国产化率将快速提升,行业产能加速释放。京东方高管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2024年京东方完成近1.4亿片柔性OLED产品出货,2025年京东方将OLED出货目标提升至1.7亿片。
集邦咨询预计,由于各大手机品牌逐渐提升AMOLED手机面板的使用比例,2025年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将超8.7亿片,2028年AMOLED面板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达68%。业内最新判断是,随着OLED在智能手机上的渗透率提升至相对高位,接下来OLED更快的增长机会将转移至中尺寸产品。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赵军告诉记者,OLED在手机上的渗透率将从此前的快速提升转变为稳步提升。接下来OLED在中尺寸领域的渗透率提升,则可能是未来5年唯一一个产业级趋势,中尺寸产品含笔记本、平板等IT产品和车载显示屏等。公司OLED技术路线两条腿走路,除了用t4产线的第6代线蒸镀OLED技术继续发力,针对主流中尺寸产品也以印刷OLED技术为核心布局。中尺寸将是印刷OLED技术商业化的第一步,第5.5代印刷OLED产线已在进行IT产品开发。
赵军介绍,目前在同等产品形态、同等技术规格的情况下,预估印刷OLED相较蒸镀OLED有20%乃至更高的成本优势。但印刷OLED目前也并非完美无缺,其功耗表现与蒸镀技术有一定差距,公司计划通过器件和材料体系优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其功耗达到与蒸镀技术同样的水平。
其他面板厂商也在着眼中尺寸IT产品了。京东方正在建设的第8.6代 AMOLED产线B16,也主要聚焦平板等IT产品。
仍有产能整合的可能
今年第一季度,多家国内面板厂业绩有所改善。京东方营收同比增长10.27%,净利润同比增长64.06%;TCL科技营收同比增长0.42%,净利润同比增长321.96%;维信诺营收同比增长1%,亏损同比缩小。
业绩增长背后,既有国补政策等推动,也有第一季度关税政策变化的扰动。有厂商近日表示,第一季度品牌厂商面对北美税收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而储备库存,需求支撑了价格,但随着品牌厂商库存水平攀升,品牌厂商采购态度逐渐转向保守。
业内近期已预判接下来面板需求将有一定程度的下调。相比各家厂商还在争座次的OLED市场,LCD市场已偏成熟,产能较充足,部分产品需求受到影响。
今年五一期间,业内一些TV相关产线放假。近日在TCL科技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来看,公司会秉持按需生产策略应对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京东方近日也表示,公司会坚定执行按需生产,对行业强化倡导和共识。
市场研究机构CINNO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由于今年一季度品牌商库存水位居高,后期备货策略转为保守,叠加国补政策效应逐渐减弱,面板需求开始转弱。5月起需求下滑,面板价格短期承压,厂商加强控产以稳价,5月32英寸、43英寸、85英寸等多种尺寸LCD TV面板价格预计平稳。
“第一季度需求波动是阶段性的。接下来需求确实有下行迹象,但我不认为市场价格会大起大落。”赵军告诉记者。
需求下行情况下,主要厂商达成按需生产共识,使价格相对平稳,背后是LCD市场集中度已经较高。此前业内预计,今年4月韩系厂商LGD将广州LCD工厂交割给TCL华星后,国内厂商握有5代线以上LCD产能的比例攀升至70%以上。
赵军告诉记者,目前LCD行业集中度已较高,未来业内LCD产能还有继续整合的可能性,可能性有多大还需“边走边看”,相信LGD工厂不会是业内最后一个整合案例。产业整合有助于减少需求带来的波动,LCD长期需求也稳定,市场基本面未来几年预计持续好转。
近期业内有京东方考虑收购彩虹LCD8.6代线30%股权的传闻。近日在回应是否有此意愿时,京东方表示,公司不排斥通过整合的方式来扩大规模和提升竞争优势。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夏普旗下的LCD工厂也存在被其他厂商整合的可能。
今年一季度对面板企业来说可谓是“开门红”,二季度总体需求高位回落,预计面板企业将按需生产。
北交所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
隐身材料领域在使用材料领域和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帮助生产,还有机器人在调试准备进厂。
正在推进的价格改革,笃定的就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信念,将贸易战、关税战化作中国经济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识别信号和风险缓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