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4月以来披露170余份计划,上市公司使用回购增持贷热情高涨

第一财经 2025-05-14 19:34:22 听新闻

作者:周楠    责编:杨佼

目前,上市公司获专项贷支持比例普遍在八成以上,部分接近九成。

回购增持专项贷款落地半年多,上市公司“尝鲜”的热情持续高涨。

Wind统计显示,5月以来,已有黄河旋风(600172.SH)等30家A股公司披露了增持回购方案,以及获得专项贷款的情况。刚刚过去的4月,已有逾百家公司披露了148份回购增持贷公告,披露数量创年内新高。

“回购增持贷”为何越发火热?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第一财经说,4月以来,上市公司出现回购增持护盘行动,在市场波动或估值低迷时,政策工具提供低成本资金,企业回购增持成为稳定市场预期的直接手段。

不仅如此,新政策工具的贷款支持力度也持续升级。按回购/增持金额和贷款金额计算,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拟回购或增持的资金,超八成来自专项贷款,部分接近九成。

随着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回购增持贷”近期再迎利好。央行稍早前披露,将5000亿元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达到8000亿元。

“回购增持贷”公司数量激增

去年10月,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落地之后,上市公司便迅速使用了这一新工具。今年以来,“回购增持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按上述统计口径,截至5月14日,年内超过300家公司披露了367份获专项贷款公告,合计贷款金额上限约705亿元。其中,股份回购268份,其余99份为增持。

化工、硬件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企业,使用专项贷款的热情更高。按Wind行业分类,年内获专项贷款的公司中,化工、硬件设备行业企业分别有44家,医药生物、机械、建筑等行业的公司数量也超过20家。

进入二季度,A股“回购增持贷”继续升温,上市公司公告数量激增。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相关公告分别达到87份、53份、49份和148份。

其中,4月就有中国中铁(601390.SH)、荣盛石化(002493.SZ)等146家A股公司,披露了专项贷款情况,涉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328.86亿元,占年内累积贷款金额的四成以上。

从整体情况来看,4月初,美国宣称开征“对等关税”后,“国家队”迅速出手稳市,央国企领衔的增持回购潮兴起。Wind统计显示,4月份,超过500家公司披露了回购预案,超200家披露了股东增持公告。

同一时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获10亿元以上的大额专项贷款。

荣盛石化(002493.SZ)此前披露,控股股东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该公司10亿元至20亿元的股份,工行浙江分行提供的专向贷款上限就达到18亿元。

根据披露,当月,获得10亿元及以上专项贷款的公司,还有海尔智家(600690.SH)、中国中铁(601390.SH)、厦门象屿(600057.SH)、三安光电(600703.SH)、美的集团(000333.SZ)。

而部分公司拟回购或增持的资金,超八成来自专项贷款。

厦门象屿4月中旬披露,拟回购1亿股至1.5亿股公司股份,预计回购金额8.85亿元至13.28亿元,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为其提供11.94亿元专项贷款,达到该公司拟回购金额上限的近九成。

“上市公司积极使用‘回购增持贷’的核心动因,是增持回购再贷款的利率优惠、市值管理政策驱动和逆周期调节功能激活。”田利辉说。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金融机构发放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利率基本在2%左右,低于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水平。另据Wind统计,多家获专项贷款的上市公司近12个月股息率超过3%,涉及江苏国泰、浙商中拓、华光环能等。

田利辉分析,企业通过低成本融资回购股票可赚取利差,直接增厚每股收益。同时,监管层明确要求强化市值管理,国企央企需承担维护市场稳定的责任,民企则借机优化股权结构并缓解流动性压力。

5月以来披露回购增持及专项贷款的公司(资料来源:Wind)

回购增持贷款再迎利好

5月以来,上市公司使用“回购增持贷款”的热度不减。仅5月13日晚,就有黄河旋风、威孚高科(000581.SZ)等4家公司披露了相关公告。

披露显示,黄河旋风控股股东许昌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增持该公司1亿元至2亿元的股份,平安银行郑州分行为此提供1.4亿元专项贷款;威孚高科拟回购金额1亿元至1.5亿元的股份,兴业银行无锡分行向其提供1.35亿元专项贷款。

从“回购增持贷”落地至今的表现来看,这一新政策工具对上市公司的助力较为明显。

去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分别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政策实施后,市场各方迅速参与,中国石化、阳光电源等首批23家参与回购增持贷款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随即出炉。去年年底,多家银行又优化了专项贷款业务细则,包括将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最高融资比例上调至90%等。

近期,央行等三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回购增持贷款再迎利好。

央行5月7日宣布,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两项工具合并使用,将为企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两项工具打通,有助提升工具便利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市场主体需求,并且优化政策要素和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华龙证券策略分析师朱金金说。

田利辉认为,两项工具合并的深层影响体现在,资金调配效率提升、逆周期机制深化和政策协同性强化。“合并后工具内嵌‘市场低估时托底、高估时抑制’机制,通过资金规模与灵活性增强,平滑市场波动,降低系统性风险。”他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