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投资”方法论 | 公募基金篇二 主被动基金协同助力“三投资”

第一财经 2025-05-15 11:01:39 听新闻

作者:曹璐    责编:陈婷

在公募基金发展历程中,曾凭借明星基金经理的专业光环与超额收益大获成功的主动权益基金,在近年结构性行情加剧的冲击下,遭遇规模与口碑的“双杀”。而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异军突起,甚至与前者抢占“C”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被动投资规模已反超主动权益产品规模,引发行业对“主动OR被动”的持续热议。

在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联手推出的“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中,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刘伟林表示:“近两年,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高速发展,既是资本市场和行业不断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也有部分周期性因素的助推。”

刘伟林进一步分析,面对指数基金快速发展,基金公司会顺应市场需求,加大指数产品的开发和供给力度,用主动权益能力赋能指数编制、指数配置等。同时,由于我国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驱动的结构性机会仍会不断涌现,主动基金仍大有可为。

主被动基金出现“逆转”

主动权益基金曾在公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明星基金经理频出,投资者追捧热情高涨。然而,时过境迁。近年来市场风格切换频繁、结构性行情加剧,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与规模持续承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异军突起,甚至上演了一场“逆袭”大戏。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剔除偏债混合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市场总规模合计为6.98万亿元。其中,主动权益产品的规模为3.49万亿元,同比减少1903亿元,指数型产品的规模则为3.5万亿元,同比增加53%。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同期,主动权益基金仍拥有高达1.39万亿元的规模领先优势。而如今,指数产品不仅拿下了权益类基金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甚至反超120亿元以上。

ETF市场的规模扩张更是堪称“加速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ETF基金市场的规模为4.05万亿元。回溯发展历程,从2004年首只境内ETF产品诞生,到2020年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历时长达16年;此后每新增万亿规模耗时大幅缩短,仅用3年、1年、7个月便接连跨越关键节点,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态势。

这一现象背后是,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为主的中长期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正加速涌入ETF市场,推动指数化投资认可度持续攀升。

“ETF产品的快速发展,与市场本身的环境,以及主动权益产品过去几年没有给投资者带来特别好的体验感有一定关系。”万家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基金经理乔亮分析称,在主动权益产品过去几年业绩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投资者更愿意去选择像ETF产品这种比较简单、透明的投资方式。

在乔亮看来,监管层推出的ETF快速审批通道等支持政策,也为ETF发展按下了“加速键”。“ETF产品本身有分散化、交易灵活、门槛低、交易透明、费率较低等优势,获得大发展有一定的必然趋势。”乔亮称。

万家基金投资总监、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黄海则认为,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作为不同的投资方式,两者并不相悖。”他表示,主动投资的核心价值在于挖掘市场中的错误定价,只要市场是并非完全有效的,就会存在大量的错误定价的机会。

“主动投资会深入到个股层面、公司层面去做一些细致的研究。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会细致跟踪不同行业和公司的业务以及政策变化,来挖掘那些拥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公司。”在黄海看来,目前主动权益投资依然是为投资者创造稳定回报的优秀工具。

协同护航“三投资”

当下,主动权益基金与被动指数基金正凭借差异化优势,共同助力A股市场投资者践行“三投资”理念,在不同市场环境中发挥独特价值。

“指数基金是工具,关键是用对场景。”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助理、渠道理财部总监童彬举例称,比如中证A500、中证800等宽基ETF,适合作为底仓长期持有;消费ETF等行业或主题ETF可用于阶段性配置,但需警惕过热赛道;而红利等Smart Beta类产品,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通过因子策略获取超额收益。

兴全有机增长混合基金经理虞淼认为,主动投资的管理机构通过自身比较强大的研究团队,仍然能够创造一定程度的超额收益。除了对产业趋势、周期、风险识别等方面的优势外,整个交易成本的下降(如降低交易佣金等),实际上也有利于主动管理投资者创造更好的阿尔法。

虞淼观察到,在偏成长风格主导的市场环境中,主动管理投资者实际上能够创造比较好的超额收益;而在一些极端的偏低估值风格或大金融风格的情况下,指数投资往往会相对比较强一些。

“从前两年的情况来看,的确是偏低估值的风格会相对好一些。但往后看,中国经济体现出一定的韧性,企业的增长效益或增长状态将逐渐变好。这就有更多机会去挖掘能有盈利增长或者持续增长的公司,也为主动管理投资者创造更多的阿尔法或超额收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虞淼称。

刘伟林同样对主动基金的未来表现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环境对主动基金是有利的。作为长期投资者参与市场的重要工具,公募基金也将通过投资管理的规则化建设,提升业绩的可复制性和稳定性,解决长期资金投资的后顾之忧,畅通长期资金入市的投资渠道。

“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当前只要大家秉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投资中国资产和主动基金,就可能充分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和央国企改革带来的增长红利,获取可观的投资回报。”刘伟林说。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童彬建议,投资者可以遵循“核心+卫星”策略,也就是用70%资金配置宽基或均衡型主动基金作为“压舱石”,30%配置行业ETF或跨境品种捕捉机会。同时,需定期再平衡,避免过度集中。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