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方不亮东方亮:韩国经济谋求突围和自贸化

第一财经 2025-05-16 09:24:59 听新闻

作者:王泠一    责编:陈婷

今日笔者了解到:因美国特朗普政府悍然发起的关税大战,韩国经济亮起了红灯。韩国政府主要经济智库韩国发展研究院在其本月专题分析报告中就将今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一半,强调美国提高关税是该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该报告强调:2025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8%,远低于今年2月预测的1.6%,这是今年来首次有权威性智库机构预测韩国经济增速将低于1%,引发了国际投资者和企业家对韩经济衰退的担忧。

还有国际比较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246%,并且在已发布数据的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竟然垫底。进入五月后,又出现了新的迹象。如韩国关税厅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5月1日-10日的整体出口(128亿美元)中,韩国对美出口额为20亿美元,仅占15.5%,而对华出口额(28亿美元)占比达到21.8%。对此,韩国商会和主流媒体声称:因受特朗普关税冲击的影响,有望成为韩国企业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出现萎缩;而韩国对华出口反弹效应显现,在韩国出口占比重新升至20%。

第二十届上海之帆经贸人文展在韩国举行

韩国主流智库认为:今年年内在特朗普贸易战阴云密布的环境下,韩国这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前景。而第二季度,韩国还将面临大选;即其国家外贸将是政策辩论焦点!由于韩国事实上存在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所以在拓展对华贸易局面之际仍然做出了其政府声明。特别是4 月 23 日,韩国外长赵兑烈就声称:域内没有任何国家愿在美中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也没有国家希望看到美中战略竞争演变为零和博弈,韩国对华接触在多个层面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不过,韩国外长的表态在其国内引发了批评,韩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过度依赖使韩国在对美政策上自主性受限,引发国内对于国家主权和战略自主性的担忧”!韩国政府上月已经制定了规模超出预期的额外预算,约12万亿韩元,用于支持经济和应对企业出口美国的困境。与此同时,近期的韩国政府在外贸重心培育上再度瞄准中国。

而受到韩国智库、主流媒体和主力企业及行业商会赞赏的是:韩国对华新一轮自由贸易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这场上月15-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第十一轮谈判所取得实质性进展,被誉为是关税战大面积阴影下的阳光突破: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跨境投资便利化成为核心突破口。笔者和所在智库参与了相关课题研究,即本轮谈判聚焦三大关键领域:金融开放、数字贸易规则、负面清单缩减。如果在第二季度确定合作细节,将在下半年开始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同时会积极促进同区域中日韩合作进程。

具体而言:中国在服务业对韩资开放属于首次触及深水区领域。如金融领域拟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韩资银行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医疗领域试点韩国整形医院与中方合资办医,预计2026年首批机构落地。跨境电商将迎来通关效率革命——韩国美妆、家电等商品可通过“72小时极速通关”进入中国市场,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这对首尔、釜山等韩国外向型、港口型市场城市意义非凡;韩国产业智库就认为釜山和上海的贸易物流将迅速升温!

在京韩资企业2025专场圆桌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数字贸易规则破冰,被韩国经济学家和主流智库认为是本轮谈判的最大亮点。特别是双方拟建立跨境数据流动特别管理机制,在金融、电商等相关领域试点"数据分类分级+安全评估"模式,既保障数据主权又能促进要素流动。这一机制将为中韩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奠定基础,预计2025年双边数字贸易额突破800亿美元。同样鼓舞双方企业家们士气的还有:对华投资负面清单大幅瘦身。即限制领域从48个缩减至30个以内,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关键产业外资准入门槛显著降低。以半导体为例,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审批周期将从90天缩短至30天,关键原材料关税有望再降5个百分点;这自然也有利于中国全域吸引韩资。

‌在对华经贸合作布局方面,韩国注重中国首都北京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如5月13日,北京市商务局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贸易馆联合主办‌“2025年在京韩资企业专场圆桌会”。笔者获悉:北京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与韩国在技术研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今年一季度,韩国企业在京投资3.1亿美元,同比增长63.5倍。

北京市商务局的统计信息显示:2020年至2024年,韩国企业累计在京实际投资9.7亿美元。在此过程中,浦项、现代汽车、三星、LG等一批韩资企业在京蓬勃发展,共同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首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有智库分析表明:外资企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首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北京高度重视外资工作,始终将政策创新和环境优化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以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北京聚焦政策创新,迭代推出了一系列首创首试制度,累计实施140余项突破性政策,形成了70余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已连续三年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评估中名列第一。对此,韩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官朴大圭表示:北京市作为中国首都,是多数在华韩企中国总部的所在地,更是中韩经济产业合作的核心枢纽;本次活动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北京市经济产业政策与企业扶持措施,为韩企制定对华投资、出口战略提供有效支持。

而上海,作为亚太地区最具有发展活力和科创竞争力的中心城市,在对韩经贸合作方面更善于主动开发。如第二十届“上海之帆“经贸人文展暨韩国展于2025年5月13日在韩国KINTEX盛大开幕,本届展会由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举办,得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韩国驻上海总领馆、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韩国贸易协会、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等机构大力支持。

韩国首尔举行的上海之帆经贸人文展场景一览

这场展会,汇聚上海四大产业集群的150余家上海品牌、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参展。来自化工、家用纺织品、非织造材料、室内环境净化、半导体照明工程、交通电子、通信制造、节能技术工程、机器人、钢管、旅游、生产性服务业等10多家重点行业协会携手亮相,共有300多位中国企业家和协会代表参加。据了解,具体展区包括四大板块: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及新能源,时尚消费品、生产性服务业和上海品牌。展会期间将举办近10场配套活动,包括以日用消费品、新能源、高端设备、化工、新材料、钢管等基础材料为主题多场对接会,参观被誉为韩国“硅谷”的板桥科技谷等。知名韩国客商三星、LG、衣恋等品牌企业组团观展,来自化工、工业制造、医疗、产业园区、商业零售、纺织、电商等众多领域的专业观众,主题商务活动中累计有超过6000位嘉宾莅临参观洽谈。中国驻韩大使戴兵表示:上海作为对外开放最前沿,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此次展会可以让更多韩国朋友全面了解上海,而且为进一步深入走进上海、投资上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发表主题致辞

韩国外交部双边经济外交局审议官金善永代表韩国政府,欢迎在韩举办的首届“上海之帆”经贸(人文)展。他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的象征,承载中韩特殊历史渊源:百年前韩国独立运动先驱在此建立临时政府,如今更成为韩企在华最大聚集地(占11%)。2024年韩沪贸易额逆势增长1%,印证两地紧密纽带。他强调上海始终是韩中合作的先锋;而展会通过企业推介与精准对接,助力破解全球经济挑战,推动双边关系全方位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已经激增40倍。而在202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6.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0%(按美元计为3.8%)。按国别统计,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23年韩国排第三)。2024年中韩贸易额为2.33万亿元,占贸易总额的5.32%;同期,中国对韩贸易逆差2516亿元,韩国是中国第四大的贸易逆差国。所以,中国是韩国经济的东方福地!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韩国釜山城市景观一览

韩国对华贸易统计目前仍然以美元计,即2024年韩国对华货物进出口额为3280.83亿美元,相比2023年增长了173.46亿美元,同比增长5.6%。最近,中国政府已经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并体现出更坚定和更有力度的开放姿态。因此,韩国主流智库均希望韩国企业能够参与中国新一轮开放进程;最乐观预期是双边贸易额到2030年突破4000亿美元。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