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次设立航空应急救援专区,无人机将在应急场景“一飞冲天”

第一财经 2025-05-19 18:34:02 听新闻

责编:郑嘉维

在应急救援的“黄金72小时”里,信息孤岛、物资阻隔、地形限制一直是三大核心痛点。随着卫星通信、智能载荷与飞行平台深度融合,无人机有望在应急场景下“一飞冲天”。

作为亚洲规模领先的安全应急行业盛会,2025年的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聚焦航空救援、水域救援、智慧安防等“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核心场景,首次设立航空应急救援、水域应急救援、特种应急机器人三大主题专区,集中展示通航装备、智能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AI预警系统等百余项前沿科技成果。

在这里,无人机可不是消费级的“航拍玩具”,它们进化为载重超300公斤、续航达10小时的工业级装备。多款工业级无人机的亮相勾勒出低空经济在应急领域的应用新图景。

开辟灾区“信息生命线”

工业级无人机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安全巡检中实时侦察监视的“千里眼”,又是在通信中断时搭载通信设备升空,成为移动通信中继站的“顺风耳”。

在现场,各大厂商各展神通。在应急救援的战场上,无人机是“吹哨人”,可穿越重重障碍,快速评估灾情,为救援决策提供关键依据;是“尖兵利器”,在复杂环境中精准定位被困人员,为救援指引方向;是“及时雨”,携灭火弹与喷水装置冲向火海,守护森林和高层楼房的安宁;是“天兵天将”,空投救生设备,守护落水者的生命;是“神行太保”,快速投放物资,为受困者送去温暖;是“诺亚方舟”,转运危重患者,为生命争取时间。

联合飞机通过“大小协同、空地联动、无人值守、软硬一体”四大创新突破,打造全场景覆盖的应急救援产品矩阵。重载无人直升机TD550凭借强大的载重能力和长航时性能,衍生应急通信、消防灭火、救援运投三大构型,实现复杂场景的“一机多能”,与可完成灾情侦察、辅助救援、紧急配送的Q20无人机灵活搭配,组成了“空中特勤队”。

“在野外作业,只要带上油就能持续地飞下去。”中创航空负责人在介绍展示自家260公斤级载重无人直升机时提到,该款无人机采用航空发动机,是针对森林消防、高原运输场景的产品,可抗7级风并在中雨环境作业。

航天国器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时提到,无人机搭载的卫星通信设备价值甚至高达占整机价格的一半,其高精度光学载荷与通信电台构建起空地一体的应急指挥网络,让灾区“信息生命线”不再受制于地面基础设施损毁。

工业级无人机在最大航程、续航时间、飞行高度、载重能力、环境适应等方面的性能改进与提升打开了应用的想象力。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期间,在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的指导下,上海长三角安全应急产业促进中心联合国内航空应急救援领域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表示:“联盟的成立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应急领域的重要实践,将推动低空经济与应急救援深度融合,为区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政策驱动市场良性竞争

无人机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移动通信基站、智能监测平台,记者走访展台了解到工业级无人机设备单价在200万-400万元。据业内人士估计,2024年全国应急场景飞行器销量约300架,若计入消费级则突破千架。

由于价格不菲,但前景广阔,围绕产业兴起的商业模式在产品销售之外还有第三方租赁、投资共建等。

“我们从去年开始正式发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福亮告诉记者在国内四个省份开始有标杆性的案例交付,并提供维保、运营保障等售后服务。

政策红利的释放让应急领域成为低空经济一大规模化市场。在《“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中强化应急物资调配能力的部分就提到了“推广使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高技术配送方式”。而在2024年的地方各级应急物资储备指导目录中,已出现了载重型灭火无人机(工业级)、侦察无人机、无人机及机载灾情采集系统等,意味着工业无人机从特种装备转向常态化应急储备。

此外,2023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资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自然灾害抵御能力。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已于2024年春节前全部下达,这也让各地的采购获得了充分的资金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无人机在应急场景中的推广使用。

对于厂商来说,有技术、有市场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创航空从飞控系统切入,对其自研的飞行控制技术充满信心。“市场上不超过10家企业能同时掌握飞控系统和整机平台,我们给3-5家同行提供飞控技术支持。”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充满了骄傲。

航天国器的展台工作人员则强调了军工经验赋予其民用设备的超强兼容性,“通信中继载荷与飞行平台的电磁兼容问题,我们已迭代出成熟解决方案。”

联合飞机以覆盖电动多旋翼、燃油直升机、倾转旋翼机的产品矩阵,构建起全场景解决方案。工作人员表示,“不管是高原运输还是城市消防,总有对应的机型适配。”

从军用走向民用,从工具升级为系统,工业无人机在应急场景的突破,实质是低空经济产业化能力的集中展现。应急救援只是起点,当天空成为新的运输动脉,低空经济将重新定义人们与空间的关系。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