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黄仁勋力图继续引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基建领域占据优势。
在与中国台湾供应链厂商负责人共进晚餐后,英伟达CEO黄仁勋5月19日上午站上了COMPUTEX 2025主题演讲讲台。去年,黄仁勋在COMPUTEX主题演讲中放出了英伟达AI芯片数年的迭代路线图;今年,黄仁勋的父母也来到了现场,黄仁勋再次谈及对AI需求的判断和英伟达的进展。
作为全球最受瞩目的AI芯片厂商,英伟达近期业务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美国限制AI芯片出口的政策可能影响英伟达的财报数据。不过,此次黄仁勋仍强调了英伟达作为AI基础设施厂商的地位,也释放了他对AI计算需求继续增长的信心。
“10年后AI将融入一切事物”
“英伟达进驻台湾已经有30年。今年我们来聊聊我们在哪里,在前进的行业中我们要去哪里。”黄仁勋开场说,英伟达最初是一家芯片公司,目标是创建一个新的计算平台,创办10年后,英伟达意识到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已经到来,需要重塑技术堆栈的每一层。2016年,英伟达推出第一代DGX超级计算机,这台机器被黄仁勋捐给了OpenAI,自此开启了人工智能革命。
去年6月的COMPUTX演讲中,黄仁勋透露了Blackwell、Rubin等AI平台迭代计划。此次演讲中,黄仁勋再次强调了英伟达的AI基础设施厂商定位。他表示,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会一次性披露5年计划,但英伟达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还是一家基础设施公司,英伟达的规划关乎业内公司的融资、电力和土地等规划。
“就像此前的工业革命,当时西门子在世界各地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人们开始意识到有一种叫做电力的新技术。10年后回过头看,你会发现,AI也已经融入一切事物。”黄仁勋称。
此次黄仁勋透露了英伟达的一些新的业务进展。“Grace Blackwell是一台会思考的机器,我们全面投产了。现在Blackwell在逐步上线。我们的进展是,第三季度芯片将升级为Blackwell GB300,里面的芯片升级了。”黄仁勋表示,GB300推理性能提升了1.5倍,HBM内存容量增加了1.5倍。
黄仁勋也谈及量子计算业务。今年1月,黄仁勋曾表示,量子计算投入使用至少还需要20年时间,随后他的观点发生了变化,3月他公开表示对量子计算应用时间的预测言论是错误的。此次演讲中,黄仁勋释放了对量子计算的信心。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在开发量子经典或量子GPU计算平台。他预测未来所有超级计算机都有量子加速部分,超级计算机将拥有GPU、QPU(量子处理单元)和CPU。
业务层面,黄仁勋还透露了建设巨型人工智能计算机的新动态。他表示,英伟达将为中国台湾构建AI,合作伙伴包括台积电、富士康等,英伟达和合作伙伴将为中国台湾的AI基础设施和AI生态系统构建第一台巨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此外,黄仁勋还称将建立中国台湾地区办事处。从公布的渲染图可以看到,英伟达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办事处大楼采用了类似宇宙飞船的设计风格,命名为 NVIDIA Constellation(英伟达星座)。黄仁勋表示,该园区将尽快开始建造,为员工提供办公空间。
黄仁勋也谈到今年3月发布的个人AI计算机的最新进展。DGX Spark、DGX Station都是今年3月发布的个人AI计算机。此次黄仁勋透露,DGX Spark已经全面投产,将很快上市,时间可能是在几周后。他还表示,用户可以从墙壁上的插座获得DGX Station所需要的电力,甚至可以放在厨房,它也有足够的性能去运行1万亿参数的AI模型。
对于AI演进的路径,黄仁勋则表示,AI已经能用文字回复人类,但AI的能力不会只是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到东西,还应该具备推理能力,能应用一些规则和定律,解决从来没见过的问题。代理式AI具备这种能力,代理式AI的能力基本上就是理解、思考和行动,它是一个数字形式的机器人,在未来几年,这些非常重要。接下来,物理AI(Physical AI)是机器人革命的基石,物理AI了解惯性、摩擦、原因和结果,就像一个球滚到汽车下,AI知道球并没有消失。
IT支出还在增长
此次演讲,黄仁勋提前到达台北。据媒体报道,5月17日,黄仁勋在当地宴请了英伟达的供应链伙伴,多名科技领域知名人士到场,包括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矽品精密工业董事长蔡祺文、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和副董事长梁次震、和硕董事长童子贤、纬创董事长林宪铭、宏碁董事长陈俊圣、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联发科执行长蔡力行、工业富联董事长郑弘孟等。
供应链伙伴对于保障英伟达芯片和相关服务器的生产至关重要。正如黄仁勋此次演讲所说,Blackwell生产极具挑战性。目前英伟达要在摩尔定律逼近极限的情况下推动AI芯片迭代并不容易。
除了生产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英伟达AI芯片全球流通也面临挑战。
H20是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版本。今年4月,英伟达称,美国政府已告知,对于公司生产的H20芯片以及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联带宽的其他芯片,若出口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需要获得许可证。H20是英伟达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唯一被允许对华销售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至于新政策的影响,英伟达称,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英伟达的财报计入了与H20相关的约55亿美元费用。
近日有消息称,黄仁勋最新回应称,公司正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
不过,英伟达的AI芯片业务成长还是具有相当的确定性,例如,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还在进行。“你买(芯片)得越多,赚得越多。”针对科技厂商还在建设数据中心,黄仁勋在此次演讲中笑着说,引来观众一阵笑声。黄仁勋的演示文档中还写着:英伟达正在驱动全球万亿美元级别的企业AI IT投资。
市场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AI浪潮下全球IT支出还在增长。市场研究公司IDC今年4月底更新的数据显示,全球基准IT支出中,服务器/存储的2024年支出增长超60%,2025年、2026年预计同比仍是百分比两位数增长。
IDC中国副总裁周震刚告诉记者,云基础设施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加速芯片占比越来越多,去年出货量占比是百分之十几,但支出资金占比达到百分之三十几,对以GPU为主的加速卡的投资占比已经很高了。运营商之外的国内云厂商,正在采购进口芯片并推动自研。
在全球其他地区,英伟达也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量。近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刚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Humain达成芯片供应协议。英伟达将向该公司提供1.8万颗最新的AI芯片,用于其大型数据中心项目。
黄仁勋称,英伟达将联合台积电、富士康在中国台湾建立AI超级计算机。
黄仁勋在台北一家餐厅外与媒体及粉丝们互动。黄仁勋被问及继H20之后,英伟达将在中国推出的下一款芯片。
“人工智能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现在企业级AI市场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
考虑到内部薪酬与其他高管基本工资的公平性,黄仁勋的加薪是合理的,并且这是黄仁勋十年来首次“基本工资增长”。
当地时间4月15日,英伟达股价涨1.35%,但盘后跌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