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生物多样化就是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常熟观察

2025-05-22 10:20:21 听新闻

作者:王泠一    责编:白杨

今年五一小长假,上海邻近区域的历史名城常熟全市共接待游客153.19万人次、同比上升6.33%;实现旅游总收入13839.98万元,同比上升4.9%;体现了其作为长三角区域旅游目的地的非凡新引力。笔者观察这是常熟多年坚持实施生物多样化战略方针的最新成绩单!

5月22日,常熟和祖国各地都迎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旨在突显生物多样性计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联,表明两者应相辅相成以利协同共进。从常熟的具体实践来观察:不仅当地已完美实现这一理念,而且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去年就有过国土调研生物多样化的重大课题,其中选择了以湿地为主要生物多样性观察的常熟案例。课题组认为: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的长三角区域,如何提升湿地保护管理质效?江苏常熟提交了自己的答案。常熟市湿地资源丰富优越,通过“聚合力、集众智”,探索出条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和谐共生的常熟模式:“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机制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为保障,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促进城市发展和湿地保护共生共荣的湿地保护模式”。即完善湿地保护特色模式,续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物多样化新篇章。

昆承湖为常熟最大湖泊,以多样性渔业为主题展开商旅文融合。

生物学家和水务专家一致主张:保护、利用湿地,首先要了解湿地。与其他自然湿地不同,常熟湿地是人与自然共同的杰作,先民在湿地上兴修水利、开荒耕种、围塘养鱼,才有了江南水乡美丽画卷。因此,在致力于保护湿地的同时,常熟积极探索以生态旅游和湿地农业为主要产业形式的利用途径,旨在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的多赢目标。

在我的笔记中:常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斐然,长江野生刀鱼等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鸟类种类由2011年的136种增加至2023年的328种。同时,近年来常熟依托其丰富的湿地资源和水乡文化特色,精心打造多处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区。从2018-2023年,以湿地为主题的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南湖省级湿地公园吸引游客达1380万人次,实现6.36亿元的直接旅游收益,并对周边餐饮、住宿、创意等产业发展发挥显著带动作用。创意是指常熟拥有翁同和等人文博物馆,引发投资者共生发展。

常熟已经形成以牡丹为主题的赏花经济和文旅融合产业模式

目前,常熟拥有池塘养殖面积9.02万亩,阳澄湖湖区养殖面积750亩,年均生产各类水产品约2.48万吨,第一产业产值超过14.63亿元。通过新技术和新机制赋能,常熟显著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这些优质农产品不仅满足当地市场和上海市场等需求,还远销国内外市场,即实现第一产业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而常熟第一大湖泊昆承湖,通过一系列科学而系统的举措,其生态环境实现质的飞跃,更被赋予全新使命,转型为集生态、科技、人文于一体的金融科技岛;成功吸引30余个高端项目入驻,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绿色引擎。

烟花三月看牡丹!9大色系300多个品种5万多株国色天香精品次第盛放,常熟启动江南芬芳季!3月25日,“江南看牡丹,常熟尚湖来”第34届江苏(常熟)尚湖牡丹主题花会启幕,牡丹花会持续至5月5日。3月29至30日,笔者就应邀实地考察花卉经济新时尚!

作者在常熟翁同龢故居纪念馆考察创意产业时的留影

常熟友人、园林绿化高级工程师管敏晖自豪地说:“古语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华夏。牡丹在百花中有着别样地位,而常熟尚湖正是观赏牡丹花的江南绝佳地”。实地考察获知:根据牡丹绽放的情况本届花会可分为三个赏花高潮期,每一期都各具特色。即早花期:3月25日至4月10日左右,牡丹与樱花、二月兰、郁金香、桃花等花卉同时绽放。盛花期:4月10日至4月20日左右,牡丹与盛开的杜鹃、海棠、紫藤等花卉交相辉映。晚花期:4月20日至5月5日左右,花王牡丹依然挺立枝头,花相芍药和花后月季悠然绽放。

常熟的赏花经济已经基本成熟。一同考察牡丹风姿和体验尚湖美景的还有同济大学两位经济学家金福安和陈强。我们都明确感知到:第34届江苏(常熟)尚湖牡丹花会以牡丹为纽带,融合了科技、运动、文化与创意等多种元素,在展现江南牡丹独特风姿的同时,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文旅新体验。陈强教授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以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科创要素集聚为主要课题方向。他很有兴趣花卉经济如何接轨新科技,这回我和他就一起发现:“在尚湖风景区的姜子牙像旁,用手机扫描特定标识,屏幕中就会有牡丹花在姜子牙像周围盛开,动态效果栩栩如生,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而金福安旋即就发现:“尚湖风景区还推出了智能无人驾驶船、水上森林水晶船、云崖飞瀑漂流等水运动项目,助力文旅体融合发展”。询问虞山脚下络绎不绝的旅客队伍,有三分之一是上海市民!

当地政府为带动新型产业链,近年来进行了锐意探索。如作为春季限定,常熟文旅今年就开发出了依据地方志记载元素的礼杯套装、“常熟有礼·檀香芳泽”牡丹礼、限定款牡丹花茶礼盒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兼具美观、独特和实用,游客在赏花之后,还可以把“牡丹”带回家。

长三角著名湿地常熟尚湖小满时节场景一览

值得指出的是:在常熟生物多样性示范效应的启迪下,近年来江苏省林业局积极打造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步道等生态旅游载体,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绿美江苏·生态旅游”系列推介活动。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已向社会推介森林体验、运动赛事、民俗活动、种苗花卉、野生动物、湿地游览等生态旅游活动1144项。建设省级森林步道76条,总里程超500公里,森林步道建设连续4年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统计显示:2024年江苏生态旅游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160亿元,带动社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

就在5月16日,2025年环太湖“昆蒙框架”实施联盟暨江苏省“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在常州溧阳举行。现场信息披露: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在全省95个县(市、区)中,已有93个完成调查,剩余2个今年上半年也将完成调查。调查发现江苏物种数目前已更新至8842种,其中陆生维管植物2800种、陆生脊椎动物521种、陆生昆虫2933种、淡水水生生物2588种,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发现了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物种,独花兰、中华虎凤蝶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最后需说明的是:《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于5月22日正式施行。江苏成为继云南、山东后第三个完成生物多样性地方立法的省份;这些科学举措值得上海借鉴!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