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置安徽第二医学院、天津警察学院、河南医药大学、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绍兴理工学院等32所本科高校。
公示信息显示,其中4所为新设院校,4所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23所为职业本科大学,1所高校为独立学院转设。
23所职业本科院校,占本次公示的高校名单七成以上。这也是职业本科院校在去年大扩容之后,今年再度大扩容。23所职业本科大学中,江浙地区共有5所,涵盖了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扬州职业技术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和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珠三角地区新增了3所职业本科,分别是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
2019年,国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专科学历的"天花板"。近年来,职业本科学校队伍在日益壮大。今年,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数量再创新高,合计达到了32所。目前全国职业本科院校已经超过了80所。
数据显示,2023年,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加1.36万人,增长17.82%。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4.67万人。在校生32.47万人,比上年增加9.60万人,增长41.95%。
既有学历又能学到技能,职业本科学校也受到不少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一些职业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不仅如此,近年来出现许多大学毕业生“回炉”职校学技能趋势,希望获得本科学历和实用技能的双重优势,拓宽他们的职业生涯新空间。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对于“回炉”学习技能是否有助于就业这一问题,52.2%的毕业生给出了肯定答案,认为市场对专业技能需求大,“回炉”后就业机会更多,占比最高。其次,43.2%认为多个技能多条路,33.2%认为可以以此积累社会经验。可见,多数毕业生对此表示赞同。
华南一家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孙先生告诉表示,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很强的技术技能,同时也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人才的职业发展潜力也会更大。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强县、兴业、富民相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相促进,厚植广东现代化建设根基。
江苏各市均将长护险定位为“第六险”,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探索建立了城乡一体、多元筹资、责任共担、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护理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江苏省是我国人口“最老”的省份之一,九年之前就启动了长护险试点,并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已实现长护险制度区域全覆盖的省份。
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
2024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改善指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