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特朗普税改法案在众议院获批 美国债务风险几何?港股IPO缘何火热?苹果也要出智能眼镜了?

第一财经 2025-05-23 09:07:10 听新闻

作者: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责编:周玲

加码AI布局:苹果计划明年推出智能眼镜,停止开发摄像头手表。
美国政府债务风险上升 美联储暂停降息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 | 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特朗普税改法案在众议院获批 将“闯关”参议院 IMF警告美国政府债务风险

因美国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增长过快,穆迪上周五下调美国主权评级。昨晚,特朗普签署的税收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215票对214票,一人弃权),下一步,该法案将提交到参议院审议。据悉,该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减税逾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该法案将把美国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低于参议院所希望的5万亿美元。此前,IMF第一副总裁Gita Gopinath强调美国财政赤字过大,需降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财政问题归咎于上届政府,称特朗普政府将降低支出并促进增长,但关税政策和贸易不确定性仍对经济和赤字构成压力。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我认为美国债务问题已不是简单的财政扩张,而是进入结构性失控阶段。最近市场发声都指向一个问题:美国政府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填补缺口,本身不具备可持续性,市场不再买账。本轮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债务总量,而在于债务融资的边际成本正在提高。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升,也说明市场对长期美国信用的容忍度在下降。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已经接近100%,每年利息支出超万亿美元。更需警惕的是,美联储已暂停降息、财政却在进一步扩张,这种“货币钝化+财政刺激”组合,降低了美元资产的中长期吸引力。所以我们估计,赤字如果不改善,美股和美债都将承压、美元将加速贬值,黄金价格将继续走强。全球资产将进入一个“去信任+再定价”的新周期,长期美债将不再是无风险资产,资金也将寻找美元体系之外的替代锚。

海顺投顾黄俊:美国财政恶化已从周期性风险演变为系统性危机。若其债务问题引发美债流动性崩溃,将导致金融市场连锁反应,甚至重塑全球资产配置格局。

② 摩根大通戴蒙和桥水达利欧:美联储不降息是正确的

摩根大通CEOJamie Dimon在全球中国峰会上表示,美国经济面临地缘政治、财政赤字和物价压力等重大风险,滞胀可能性无法排除。他反对当前经济处于最佳状态的观点,并支持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策略,他认为降息并非合适选择,这一立场与市场普遍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此前,达利欧也警告称,美联储处境艰难,不应降息,因实体经济尚未出现显著问题,但市场情绪正在恶化。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投资停滞,贸易、通胀、失业及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美联储理事沃勒昨天表示,如果关税下降,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半年降息。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我们预计7月美联储启动降息,今年降息次数将从4次减到3次,共75个基点。理由是:1)20年期美债拍卖收益率超过5%,意味着再融资的几万亿美元国债会把利息支出顶到万亿美元一年,光靠收税根本兜不住。2)通胀和就业数据明显放缓,给美联储提供了“可以动手”的空间。3)实质利率太高(名义利率4.5%,减去核心通胀2.6%,实质利率接近2%),这对私人投资有较明显的“挤出”效应。如果美联储继续观望不动,将面临“三难抉择”:既要压通胀,又要稳财政,还要放置资产定价失控。

海顺投顾黄俊:6月是美联储启动降息的关键时间窗口,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通胀数据、就业报告及美联储点阵图调整,以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将保持“韧性为主、区间震荡”格局,外部冲击的影响可通过国内政策工具箱有效缓冲。

③ 港股IPO近一年募资1450亿港元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

香港资本市场迎来新一轮IPO热潮。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同比激增2.7倍,其中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募资额领跑,前十IPO中内地企业贡献了75%的融资规模。“A+H”双资本市场平台成为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跳板,恒瑞医药、三花智控、蓝思科技等产业链巨头即将挂牌。港元汇率走强,南下资金加速涌入,宁德时代等标杆企业的“赚钱效应”形成强力示范。业内人士指出,港股正成为连接中国核心资产与国际资本的“价值发现平台”,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资产重估大戏已然开启。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我认为这轮港股IPO热潮背后的驱动力在于:1)企业端:A+H上市正成为企业优化融资来源、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一种安排,A股给境内估值,H股给境外流动性,双轨并行提升长期资本效率。2)资金端:在美股监管趋严,美元汇率走低的背景下,港股成了资本的“二次锚”。不只是南向资金在加仓,主权基金和长线养老金也在借由港股重新布局中国资产。3)政策端:港交所的效率、再融资弹性、国际资本接入便利性,对A股形成制度补位,尤其对科创和分拆企业形成强吸引。预计A+H上市潮不只是短期现象,而且会在下半年加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双循环的一种“制度出口”。

海顺投顾黄俊:此轮港股IPO热潮本质是政策红利、产业升级与国际资本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正从“募资通道”向“价值发现平台”转型,投资者应聚焦基本面扎实、技术壁垒高的硬核资产。

④ 加码AI布局:苹果计划明年推出智能眼镜 停止开发摄像头手表

苹果公司计划于2026年年底发布智能眼镜,以抢占人工智能增强设备市场。目前,苹果工程师正加紧研发,且苹果将在今年年底开始与海外供应商合作生产大量原型产品。该智能眼镜将配备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可分析外部环境,通过Siri语音助手接受指令,还能处理电话通话、音乐播放、实时翻译和逐步导航指引等任务。不过,苹果已搁置了研发配备内置摄像头可分析周围环境的智能手表计划,但会继续研发配备摄像头的AirPods。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苹果押注智能眼镜,本质上是从“屏幕中心”转向“感知中心”的一次平台迁移尝试。它不是做配件,而是试图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区别于Meta的社交属性,苹果更可能将其打造成AI助手+多模态感知终端的混合体。但真正挑战在于:1)语音、视觉和空间感知的融合体验能否打磨成熟;2)AI模型能否本地化运行并真正理解环境。能否跨过这两关,决定这款产品能否像iPhone一样打开时代。

海顺投顾黄俊:苹果计划推出智能眼镜以应对竞争,这或将会提升果链企业的技术水准和配套能力。

⑤ Autodesk季度业绩亮眼 提高全年营收预期

世界领先的设计软件和数字内容创建公司Autodesk截至4月30日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至16.3亿美元,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订阅服务的强劲表现,订阅收入贡献了16.33亿美元总营收的绝大部分,达到15.32亿美元;经调整每股盈利为2.29美元,均高于预期。公司同时上调了全年营收预期,预计2026财年营收将在69.3亿-70.0亿美元之间。欧特克表示,将继续推进云战略,优化销售模式,以进一步巩固其在3D设计、工程及娱乐技术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先地位。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Autodesk这次财报基本上符合预期,短期业务还算稳健。但公司当前的问题不是增长,而是增长的“含金量”是否足够高。建筑行业下行压力已经外溢到其核心业务,尤其是在Construction Cloud这一块,虽有新客户,但客户结构与ARPU(单用户平均收入)增长是否匹配,是市场真正关心的问题。其次,公司最近裁员并推动AI工具(如Bernini),显示其在转型自动化设计平台。但AI能否拉动新一轮用户迁移和付费升级,还需要数据支撑,否则只是成本压缩而非价值释放。中期来看,我认为Autodesk的关键是能否从“卖工具”转向“卖效率+智能决策”的平台。如果转型成功,其估值逻辑可以从SaaS走向AI Infra;如果失败,那将面临粘性弱化与壁垒下移的风险。

海顺投顾黄俊:Autodesk推进云服务,在AI领域里走出一条适合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内相关应用软件企业也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⑥ 亚德诺财报超预期且展望乐观 模拟芯片行业复苏信号明显

模拟芯片巨头亚德诺(Analog Devices)最新财报显示,截至5月3日的第二财季,公司总营收达26.4亿美元,同比增长22%;调整后每股收益1.85美元,均高于预期。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在26.5亿-28.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82-2.02美元,也都高于预期。公司还宣布派发每股0.99美元的季度现金股息。亚德诺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和工业领域对其模拟芯片的旺盛需求,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工业应用的融合推动。公司CEO文森特·罗奇表示,尽管面临全球贸易波动,亚德诺的业绩反映了持续的周期性复苏。华尔街机构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均给予亚德诺“增持”评级,认为其在工业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是其核心竞争优势。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亚德诺本季财报超预期,反映的不仅是周期反弹,更是工业、汽车端智能化带来的结构性需求释放。其高端模拟与信号链产品具备平台黏性与定价权,是全球智能硬件底层的“类基础设施”。但下半年仍面临地缘政治、制造成本上升与客户库存变化三重不确定性。中长期看,单颗价值提升将是增长主线,维持“智能化核心受益者”的战略定位判断。

海顺投顾黄俊:亚德诺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布局深厚,这使得公司在这些具有长周期特性的稳定市场中占据优势,为盈利超预期奠定了基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