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介绍,这次中办、国办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最突出的特点是加强民生政策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包括今天参加发布会的六个部门在内,有20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了《意见》研究起草,也是《意见》的主要执行部门。按照《意见》有关部署,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重大民生政策的跨部门统筹协调。
一是加强发展规划引领。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各方面共同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一批民生领域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推动民生建设纳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蓝图。
二是完善政策协调机制。发挥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根据《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明确工作分工,分年度推进实施。对拟制定的重大民生政策加强系统研究和评估论证。积极推动出台重大配套落实政策,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在开展评估时注重从社会公平角度评估政策对社会预期的影响。
三是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建设”。“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民生建设投入。特别是从2024年起,在“两重”建设、“两新”工作中加力支持了一批社会事业标志性工程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社会事业的比重持续提高,预计今年支持社会事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将比“十三五”末提高30%以上。在组织实施“硬投资”项目的同时,加快出台落实“软建设”举措,完善“项目+政策”双轮驱动,推动以投资换机制,努力做到补短板、扩内需、惠民生效应充分显现。
对于方案明确一孩、二孩、三孩均可领取补贴,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方案将补贴前移,有利于巩固一孩“基本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最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合计约2812万人,按照每人每年3600元补贴金额计算,合计一年需要财政补贴资金约1012亿元。
其他热点还有:“活钱”M1增速明显提升,CPI同比环比双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允许大湾区港股企业回深交所
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约14.75万亿元,其中对地方转移支付约10.34万亿元,中央本级支出约4.36万亿元。
透过中央财政收入预期,可以观察官方对经济预判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12亿元,为预算的98.1%,比2023年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174972.01亿元,下降3.4%,主要是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税种收入下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