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在普陀拉开帷幕。活动以“携手AI 焕新‘申’活”为主题,上海各部门、各区、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将共同开展80余项特色活动,覆盖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妇女、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助力市民提升AI素养、弥合智能鸿沟。
作为今年提升月的重要承办区,普陀在生活、工作、学习、创新四大场景中不断乘“数”而上,加“数”前行,展现出在产业、教育、网络安全等领域“数智普陀 向新而行”的蝶变之力。例如,作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普陀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创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建设等7项行动计划。为激活多元共治新动能,成立企业助力团,打造“e间驿站”等基层宣教阵地,联动高校开发“银发e学堂”等课程。此外,普陀区还持续深耕数字广告产业园、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这两大市级园区,形成数字产业集聚效应,并举办数字创新大会、数字化技能大赛应用场景征集等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源价值的认识和应用场景开发的热情。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重在“全民”,在不断深化数字上海建设、不断推动数字技术普及应用的过程中,市民们都能成为美好数字生活的共建共治共享者。活动现场,普陀区举行了“数智普陀 向新而行”活动展示,聚焦重点群体,邀请5名普通市民上台开展“数智普陀说”,讲述他们参加各类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活动的体验和收获,生动展现了数智时代美好生活新图景。表演者中,今年68岁的朱阿姨神采奕奕,她说自己原本一看到手机上的各种图标就发怵,但在参加了社区的智慧助老课程后,现在已经会用手机挂号、坐公交、交水电费甚至制作AI绘画作品了;在普陀区就读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学校里的数字新体验,包括AI音乐课、AI思政课、情感机器人、游戏素养工坊等;来自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的数字工程师,则以自身专业优势投入到普陀区的“六进六送”活动中,进社区送安全,进校园送知识,进园区送服务,助力铸牢全民数据安全防线。
此次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活动是市区联动的生动实践。接下来,普陀区将面向未来,增强数字服务的渗透力,持续丰富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培训资源,让数字红利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提升数字产业竞争力,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引领,推动智能软件、网络安全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夯实数字基建支撑力,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以严防护体系,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筑牢更加坚实的安全屏障。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未来产业布局,扎实稳妥“走出去”发展,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努力为全市发展挑大梁、作贡献。
进一步增强敏锐性、预见性,始终把捍卫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更加有力维护经济安全,用心用力守护人民安全。
扎实稳妥抓好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建强护理队伍、完善照护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彰显人民城市品质和温度。
展会期间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等议题举办3场主题日活动和近60场配套活动。
要把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摆在突出位置,狠抓责任落实,形成各方合力,共同做好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