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刚刚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5个月,上海口岸进口冷链肉类124万吨,在全国的占比超4成;上海海关共签发进境肉类检疫许可证5718份,同比增长31%。
6月中旬,上海同加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端,为该公司进口的一批冷链肉类申请相关海关检疫许可证件。企业根据系统提示提交完整申请材料后,不到一分钟,便收到申请已审核通过的短信提示,顺利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这是全国首份经智能审批后,系统自动签发的进境肉类检疫许可证,标志着进境肉类检疫审批进入智能“秒级”时代。
“当前国内市场对进口肉类需求旺盛,检疫许可证的办理业务量越来越大,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已经办理190份。”上海同加贸易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陈蕾介绍说,“之前我们要专门安排2名员工到现场负责办理。现在海关推行审批电子化后,可直接通过系统网上申请,平均审批时间可以缩减至10秒以内,非常方便”。
上海港是肉类产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枢纽,连接全球200多个重要港口,进口肉类规模持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为提升农食产品等重点商品通关时效,上海海关开发上线了进境肉类检疫智能审批系统,实现集“规范申报、智能校验、流程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审批功能,为企业打造“一键式”的最优体验。
在实现“秒审批、秒领证”的同时,进口肉类食品安全也要牢牢管住。据上海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一科杨轩介绍,肉类检疫审批系统实现与海关总署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指定肉类监管场地等数据实时对接,内置食品准入规则,实现对申请单位、境外生产企业、进境肉类产品的智能辅助校验,对企业申报的电子数据进行逐一审核及风险管控,比传统人工审核更高效快速。
展会期间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等议题举办3场主题日活动和近60场配套活动。
持续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奋力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既要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支撑、资本加速的交叉接力机制,也要健全资源协同共享机制,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深耕细作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系统谋划工业发展,加快健全服务配套,充分发挥科创资源作用,奋力一跳、追求卓越,力争上游、争创一流,努力把自身多重优势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短板,深入推进雨污混接整治,完善厂站网一体化运维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排水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