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十年、云之南:从辣椒之乡走向咖啡王国和蓝莓空间

第一财经 2025-07-01 09:18:23 听新闻

作者:王泠一    责编:郑嘉维

今年是笔者求学复旦大学历史系四十周年,恰逢复旦大学校庆一百二十周年和复旦大学历史系百年华诞!一九八五年九月,我结识了第一位云南人王家喜即同宿舍同学。他行李中有好几个玻璃罐,装满了自制的辣椒原料酱菜。我从此能够吃辣,就是拜他所赐。我和王家喜等同学们都有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就是政治经济学,教材主编是经济学泰斗蒋学模教授。教材里有高端理论,而我和王家喜最感兴趣的是如何实现小康社会;其中就涉及经济作物选择!

一九九七年,我居然和蒋学模先生成为了邻居;经常走动而知道他很能吃辣,并告诉我云南的辣椒最好。当时蒋先生所在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承担为云南大学和云南社科院培训青年经济学家任务,我因在上海社科院从事东亚国际关系战略研究、就常被邀请去参加和云南经济学家的对话;后来也去云南腹地实地调研,包括研究如何让其经济作物打开东南亚市场。

我当时就彻底了解到:云南是无辣不欢的!今年六月和返校探亲复旦的王家喜交流,更明白云南其实是辣椒之乡!“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在云南众多的美食中,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作料,不生活,麻、辣、鲜、香,样样好味!云南就是名副其实的“香料王国”,拥有超400种香料植物,约占中国香料植物种类的一半;王家喜特地对我强调。而在江南寻常人家餐桌上,水果和调味料不会同时出现。但在云南万物皆可蘸辣椒:清脆的芒果、木瓜,酸甜的菠萝、李子,甚至草莓、青梅、羊奶果,都可以和辣椒来一次疯狂的碰撞。

作者(右)在地处上海金山区枫泾镇的九丰智慧农业园区,调研上海和云南的农业高品质种子研发合作课题。

据我们研究世界历史地理的老同学高无为介绍:辣椒原产于美洲,十六世纪末时传入中国,新疆、甘肃、陕西的辣椒来自丝绸之路,云南、广西和湖南的辣椒则来自南洋马六甲海峡。辣椒刚刚传到中国时,还不是用来吃的,因为能开出白色的花和红红的果实,所以最初栽在花盆里观赏。云南是中国辣椒三大主要种植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文山、昭通、保山、昆明等地,拥有丘北辣、小米辣、涮辣、雀屎辣等系列特色辣椒产品。统计显示,云南的辣椒种植面积超过280万亩,位列全国辣椒种植面积前三强。王家喜介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素有“中国辣椒之乡”之称,丘北辣椒是闻名全国的云南特产之一,特点是:个小、肉多、色艳、皮辣、籽香、热量大、含油脂高。丘北辣椒常年出口东南亚国家、西方七国和香港、澳门等地区。丘北辣椒种植面积35万亩,总产量超30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25亿元。

一个县的辣椒全产业链总产值25亿元并还有较大增长潜力,这是值得祝贺的。不过我总是想起蒋学模先生当年的视角,即光有辣椒哪怕是家家都吃辣、对致富贡献是有限的;需要其它经济作物因地制宜的呼应。在二十年前的一次交流中,蒋先生看好云南普洱茶和芒果!

如今的王家喜是云南成功的职业经营者,祖籍玉溪而常住省会昆明。十年前,我得以和这位老同学恢复了联系、就云南经济常交流。这回他告知我:目前云南最突出、最成功的经济作物产业则是咖啡和蓝莓;这方面得到了中央政府支持和来自上海的经济技术协作赋能。

六月十五日,两位复旦大学校友王家喜(左)、高无为,交流云南特种经济作物地理版图话题。

王家喜认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且弱酸性……即中国云南的自然条件,与传统国际知名咖啡产区相似。特别是小粒咖啡,已经在彩云之南找到了绝佳的安身之所”。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咖啡出口量达3.25万吨,同比增长358%,主要出口至德国、荷兰、美国、越南等地。中欧班列也为云南咖啡出海提供助力,让欧洲咖啡客户下订单后15天内即能够收到货物。而云南咖啡,同样在塑造着上海咖啡版图!

上海中心城区徐汇区,是我国情类调研的主要目前区域。我和调研合作伙伴、复旦大学校友、徐汇区人大代表朱龙霞,早就发现徐汇滨江龙华段和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是上海咖啡版图中的王牌。目前上海已经有超过一万家咖啡馆,数量为全球城市之冠。而仅仅在徐汇区天平街道区域,就有150余家咖啡馆星罗棋布、即密度位居上海全市前列。我曾经了解过一位叫李磊的创业主旨演讲——《咖啡经济如何点亮青年梦想》,其演讲用数据揭示了行业潜力——2025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将达万亿,90后从业者占比超60%。而朱龙霞在调研中则了解到:天平街道这一区域就是云南咖啡元素最浓郁之地。这些信息,让王家喜倍感振奋!

云南百分之九十的家庭,每天都食用辣椒。

二十年前,玉溪所辖的澄江为保护抚仙湖放弃传统作物,果断引进蓝莓试种。如今的澄江市,已成为全国蓝莓优质产区,1.52万亩蓝莓年产值超9亿元,其中1.42万亩种植基地已升级为“温室大棚+全基质+水肥一体化”的智能化种植模式!王家喜家乡玉溪市有着高原水乡的美誉,却也长期面临农业发展困境,不仅耕地资源稀缺,还要兼顾环境保护、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抚仙湖所在的县级市澄江市,这一困境尤为凸显。澄江市20.05万亩的耕地中,17.58万亩在抚仙湖径流区,大水大肥的蔬菜、花卉等农业产业均被纳入种植负面清单。

为破解困境,玉溪用工业化理念精耕现代农业,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发挥现代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三高特点,以实现高原特色经济作物持续增长。蓝莓产业的成功实施和打开上海市场,就是玉溪布局智能化农业的一个缩影。而最新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已超过110万亩,产量约50万吨,是全球蓝莓生产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云南作为核心产区,就贡献了约占全国30%的蓝莓产量。

值得指出的是:原产于北美的蓝莓,在中国找到了第二故乡。据美国农业部门智库发布的蓝莓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蓝莓生产国。同样得益于气候、日照、土壤等优势,云南成为独具优势的蓝莓鲜果主产区。王家喜强调:相比国内其他地方,云南凭借盛产反季节蓝莓脱颖而出即从11月到次年5月都能供应上海市场。

复旦大学校友王家喜提供的云南家庭常用的辣椒食品图案

我告知王家喜的是:上海徐汇区对口结对云南红河州。而依托10万亩标准化基地和智能温室系统,红河已构建起“种-采-储-运”全产业闭环,年产量达13万吨,产值突破120亿元,带动10万农户户均增收2.5万元,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奇迹。就在今年春季,作为华东最大进口水果集散地的上海辉展果蔬市场与红河蓝莓基地实现了战略联姻。据了解:上海方面通过冷链锁鲜技术和智能仓储系统,已实现从云南山野到上海餐桌的四十八小时直达。这一供应链革命,有望终结上海冬季蓝莓市场被秘鲁、智利垄断的历史!

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被确立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上海中心徐汇区天平街道辖区咖啡馆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五十家

今年春季云南红河州蓝莓上海主题推介活动场景一览

祖籍慈溪的经济学泰斗、复旦大学教授蒋学模在其故居的塑像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