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7月4日)调研卫生健康领域重大工程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以前瞻性谋划布局和标志性工程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健康上海建设,切实提升上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持续探索超大城市公共卫生治理新模式,更好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项目工地毗邻铁路松江站,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上午,龚正一行来到新院区项目工地,听取岳阳医院医疗教学、学科人才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松江院区打造创新转化平台、开展国际交流、促进产医融合等设想,并察看医院研发的中医特色制剂及智能穿戴设备。
龚正指出,新建松江院区,是提升岳阳医院服务能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新城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项目。要发挥松江站交通枢纽作用,优化设计方案,促进地下贯通,精心施工建设,打造精品工程。要放大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服务松江、上海及长三角患者。要优化各院区功能定位,在医、教、研领域协同发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址坐落在闵行区。市领导走进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察看传染病综合管理平台、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处置指挥平台,并察看微生物基因测序实验室,详细了解中心开展传染病综合监测预警、提升病原体检测能力、强化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水平等方面的进展。
龚正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关乎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疾控中心在硬件设施大幅提升之后,要强化“软实力”建设,聚焦疾控主责主业,在学科人才建设上持续用力,在科研领域多出成果,强化技术赋能和转化应用,助力打造更有韧性的城市。要构建“平战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预警,迅速响应处置。要织牢织密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成以疾控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疾控体系,为应对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强保障。
副市长陈宇剑参加调研。
欢迎跨国企业分享中国机遇,深化合作共赢,持续提升在沪总部能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沪创造更好业绩。
《三年行动计划》包括7个方面内容。
加大研发投入,与本土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希望在促进相关领域技术应用、成果转化方面开展更深合作,在推动全球化学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欢迎上海企业来阿拉木图投资兴业,进一步加强在贸易、金融、物流、新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