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7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共同推动行业转型,摒弃“内卷式”竞争。
《倡议书》旨在凝聚行业共识,维护公平竞争,推动形成良好行业生态,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同时提出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追求内在价值、长期价值,不拼凑规模、盲目扩张、过度负债,不设“空壳架构”虚耗资源,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表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企业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加大产品研发、成本管控力度,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谭作钧表示,转型升级是破解“内卷”的关键手段,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赋能,促进建筑行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努力摒弃单纯的“价格竞争”,追求更有技术含量的“价值竞争”。
多行业应声而动
“反内卷”初见成效
记者注意到,近期A股市场钢铁、光伏等板块掀起涨停潮。市场情绪提振的背后,是各行各业吹起的“反内卷”号角。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直指“内卷式”竞争治理,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新一轮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已开启。
目前,光伏、水泥、钢铁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钢铁行业中,部分钢厂近期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这些行业主动减产限产的举动引发市场广泛好评,而背后是社会各界对愈演愈烈的“内卷式”竞争的关注。
记者梳理发现,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此轮“反内卷”措施并非首次。去年8月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就召集18家头部钢铁企业召开座谈会,共同加强自律,采取控产量、降库存等做法;水泥行业去年已有河北、山东、江西、安徽等多省协会陆续发布“反内卷”倡议书。数据显示,水泥行业目前价格、效益回升明显,实现了扭亏为盈,“反内卷”初见成效。
什么是经济领域“内卷”?
如何“反内卷”?
在经济领域,“内卷”是产业竞争的“内耗”:众多企业涌入同一赛道,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利润微薄,甚至陷入“干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比如一些低附加值制造业,企业为抢订单不断压低价格,结果利润薄如蝉翼,还容易引发恶性竞争。 那么又该如何“反内卷”呢?
“反内卷”就是要进行产业升级、创新转型:企业不再靠“卷”价格,而是靠技术、品质、服务,比如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从低附加值产品走向高附加值服务。
他表示,我国的产业政策长期优先于竞争政策,进而导致一定的微观层面失序,因此,目前正处于一个时代的拐点,就是产业政策必须重新定位,让竞争政策走到舞台中央,形成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协同发力的新格局。
这种"以价换量"的竞争模式不可持续。
“创新”这一在光伏高速发展阶段不那么被重视的环节,成为本届光伏展的高频词。
东风正通过“科技跃迁行动”,与超300家伙伴共建12个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整体效能提升30%以上。
6月15日,一项重要新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