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市猪企6月销量分化显著,能繁母猪产能调控托底下半年猪价

第一财经 2025-07-09 19:35:14 听新闻

作者:魏中原    责编:钟强

7月以来猪价连续回暖,下半年猪价波动幅度有限。

上市猪企6月销售简报集中出炉,在当月猪价弱势运行的背景下,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均价同比环比普遍下滑,由于各家猪企经营策略不同,销量分化显著。

牧原股份(002714.SZ)6月销量进一步增长,创下年内单月新高,“以量补价”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逾两成。温氏股份(300498.SZ)与新希望(000876.SZ)在6月保持着上月的销售节奏,因当月猪价下跌,月度收入环比小幅下滑。小市值猪企方面,有的实现单月销量翻倍,也有的环比减少逾10%。

本轮猪周期已经走出底部,但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供强需弱的格局,较充裕的猪肉供应使得猪价弱势运行,导致上市猪企盈利复苏缓慢。反内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也于近期持续引导生猪养殖行业去库存、去产能、优结构。此前已有多家机构研报指出,本轮生猪产能调控或已启动。

进入7月,国内猪价连续回暖,近日更是创下春节后的最高价格,表现强于此前市场预期。二级市场养殖板块同步活跃,申万养殖指数上周以来上涨4.88%,按7月9日收盘价计算,该指数创下2024年11月15日以来新高。

上市猪企6月销量显著分化

受二季度猪肉传统消费淡季影响,猪价在6月刷出逾16个月新低。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6月生猪价格(外三元)先抑后扬,月初时价格进入下跌通道,月中一度跌破14元/公斤,不仅创下年内新低(13.96元/公斤),更刷新逾16个月低点,尽管当月最后一周猪价有所反弹,月度均价仍创下年内新低。

截至7月9日收盘,上市猪企的6月销售简报完成披露,猪企当月销售价格普遍环比下跌,跌幅在15%~20%。而在猪价低迷期间,各家上市猪企的经营策略不同,有的出栏提速显著,有的降低出栏规模,这也导致各家企业的收入增速出现分化。

9日盘后,天邦食品(002124.SZ)披露了生猪板块首份中报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亿元~3.7亿元,同比下降56.01%~58.39%,下降原因主要系上年同期出售参股公司股权产生投资收益;公司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预计为2.38亿元~2.58亿元。

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5亿元~110亿元,同比增长924.6%~973.39%。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具体来看6月销售情况,牧原股份销售放量,公司6月销售商品猪701.9万头,环比增长9.57%,单月销量创年内新高,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0.59%至14.08元/公斤。凭借销量增长,牧原股份6月“以量补价”,实现商品猪销售收入127.99亿元,同比增长27.65%。

金新农(002548.SZ)、正虹科技(000702.SZ)、天邦食品等上市猪企的6月生猪销量均实现增长。正虹科技的出栏规模录得翻倍式增长,公司当月销售生猪2.65万头,销售收入4135.44万元,环比分别增长217.03%、282.91%。今年以来,正虹科技已累计销售生猪6.3万头,上年同期为3.69万头。金新农的销量增速也位居前列,6月销量环比增长38.35%至11.22万头,实现收入1.22亿元,销售均价14.76元/公斤。

温氏股份与新希望6月的销售节奏与上月度持平。其中,温氏股份3月以来的单月销售规模维持在300万头以上,6月销售生猪300.73万头,毛猪销售均价14.39元/公斤,环比下跌1.98%,实现收入49.2亿元。新希望6月销售生猪133万头,环比下降0.29%,销售均价14.18元/公斤,环比下降2.81%,实现收入18.71亿元。

此外,傲农生物大北农东瑞股份神农集团等猪企6月销量环比下滑。其中,东瑞股份6月生猪销量环比下滑18.46%至12.71万头,傲农生物、大北农等猪企的销量降幅不到10%。

“反内卷”能否提振猪价?

7月以来,生猪价格出现抬头迹象,上周猪价一度涨至15.31元/公斤,创下今年春节以来新高,截至7月9日,生猪价格报15元/公斤。伴随猪价反弹,养殖利润端有所改善,本周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实现减亏,头均亏损26.26元,自繁自养养殖利润扩大,约为119.72元/头。

三季度的猪价走势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猪肉消费传统淡季临近尾声,需求有望逐渐回暖,更重要的是,反内卷背景下,生猪产能有望迎来调控。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于近期持续引导生猪养殖行业去库存、去产能、优结构。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7月以来,已有不少机构发布研报认为,生猪产能调控或已开启,华泰证券认为,养殖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反内卷,6月销售月报显示头部企业出栏体重有所下移,牧原股份的能繁母猪存栏亦连续两个季度调减,第三方监测数据也显示集团企业出栏均重已连续7周下移。生猪养殖行业“反内卷”短期有利于库存释放,或利好秋冬消费旺季猪价,中长期或抬高猪价中枢、提升养殖行业整体盈利能力。

某农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由于本轮“反内卷”更加侧重于“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而非“过剩产能化解”,非洲猪瘟之后行业的快速扩张中,仍有大量企业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依旧巨大,产能调控有望引导低效的生猪产能出清,包括停止增加能繁母猪存栏、不鼓励销售二育猪源等,促进生猪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

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影响生猪价格趋势的关键变量,其指引了未来8~10个月的生猪产能。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5年5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月度环比上涨0.09%,同比上涨1.2%,2024年4月至今产能累计仅上升1.25%,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产能正常,但仍高于农业农村部划定的3900万头产能调控绿线。农业农村部在近期的生猪生产调度会上提出要调减全国能繁母猪存栏100万头左右至3950万头,优化生猪生产、加大弱仔淘汰力度,引导降低出栏体重。

“生猪养殖行业有望迎来一个新时代,行业步入高质量竞争阶段,低成本是上市猪企穿越猪周期的核心竞争力,考验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经营策略、成本管控、疾病防御等能力。”上述分析说,“从1~3年时间来看,生猪行业供给受限可能会是新常态,规模养殖企业的扩张亦将大幅放缓甚至停滞,行业竞争格局将慢慢优化,以量换价,优质企业盈利的底部将不再是亏损,利润底部和中枢都将大幅抬升。预计下半年的猪价波动幅度有限,政策有望为猪价形成托底,上涨空间取决于猪肉消费情况。”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多位专家分析,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举措。除了传统产业,我国一些新兴行业也深受“内卷式”竞争困扰。与上一轮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此次新兴产业民企占比更高、吸纳的就业更多,本轮反内卷政策要循序渐进、因业施策,妥善应对结构性就业压力。

586 07-07 21:59

一财社论:外卖大战硝烟四起,市场竞争要规范更要包容

保护和包容市场正常竞争行为、反内卷,还要清理各种对市场进行扭曲激励的政策和制度,强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等的执法力度,完善市场公共治理等。

202 07-07 21:09

刘元春:破解“内卷”必须全面启动微观治理,让竞争政策走到C位

他表示,我国的产业政策长期优先于竞争政策,进而导致一定的微观层面失序,因此,目前正处于一个时代的拐点,就是产业政策必须重新定位,让竞争政策走到舞台中央,形成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协同发力的新格局。

190 07-07 16:57

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座谈会坚定“反内卷”,美股光伏应声上涨,A股光伏板块交易活跃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742 07-04 11:05

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巨头座谈,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强化标准引领和服务保障,持续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505 07-03 22:1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