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各大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有何变化?航运市场周期波动频繁,港航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哪些挑战?绿色低碳浪潮势不可挡,各方如何携手共筑航运绿色未来?
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25北外滩航运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虹口举行。现场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简称《报告》)显示,上海连续六年蝉联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位。“十四五”期间,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港口方阵持续补短板、锻长板,主要指标进步显著,描绘了一幅更加绿色、智慧、融合的港航业未来发展图景。
业内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际情况并不会比想象的更糟。
发挥外资研发中心集聚优势,支持进口创新药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申报、同步上市,推动全球首发产品落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
因港口牵头的中美经贸合作,正在朝着绿色化、低碳化的方向逐渐走深、走实,实现可持续的共赢。
根据欧盟估计,美国目前对欧盟出口征收的关税覆盖了约3800亿欧元产品,占其对美出口总额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