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第一批)的通知》,第一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共 289个,其中,深圳有30个案例上榜。
据了解,289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涵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医学教学等四个领域的12个方面、44个应用场景。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30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入选,这将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悉,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的《DeepSeek大模型驱动的影像应用》入选,医院推动AI智能体在医学知识库和智能问答、临床辅助诊断、健康宣教、流程优化、数据驱动决策等场景创新应用。深圳平乐中医健康集团(深圳市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申报的《患者服务智能导诊小助手》和《AI驱动,放射影像智能质控辅助系统》入选,借助患者服务智能导诊小助手,实现智能分诊与症状预判、医生排班查询、个性化诊前指导等功能;该医院放射影像智能质控辅助系统实现23类诊断矛盾自动识别、影像诊断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了质控准确率。
作为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AI正全方位改善深圳医疗服务效能,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让看病变得更快更精准。比如,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AI+产前超声”让孕中期Ⅲ级超声检查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在深圳市人民医院,“AI+病理”让宫颈刮片检查“阴性”结果的出具时间从2个工作日压缩至体检当日,AI阴性诊断准确率接近100%……
在“AI+医疗健康”的新赛道,深圳正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锋城市,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出近450个真实应用场景,“数字化、智慧化、AI化”正在成为深圳医疗卫生行业弯道超车的新引擎。今年,我市将出台实施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创新行动计划,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发落地智慧医疗、数字医护等15个重点领域66个示范应用场景,建成人工智能示范医院1家,为市民提供智慧看病购药、慢病管理、家庭病床、居家护理、健康教育等个性化智能健康服务。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庄乐从称,广东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截至目前,广东今年已有4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获省级批复。
2025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降低,
第二是支持深圳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舞蹈治疗相关的本科课程,不过这些本科毕业的艺术生能否胜任特殊疾病领域的舞蹈治疗,一些受访人士持审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