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指导的2025中国智慧生活大会(CIC)上,洛图科技(RUNTO)研究专家刘闯预测,中国AI硬件(不含AI手机、AI汽车)市场规模今年将首次突破万亿元,五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现在中国AI产业快速发展,有四方面的驱动要素。刘闯认为,一是政策拉动;二是技术突破,像DeepSeek大模型现已接入200多家其他企业的服务;三是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撑;四是资本推动。2024年国内AI相关的投融资大约380万元左右,预计今年国内AI相关投资规模会达到800亿元,将会翻倍增长。
据洛图科技的数据,2025年中国AI硬件市场(不含AI手机和AI汽车)规模将达11020亿元,比去年的9718亿元增长13.4%,未来五年还会持续高增长。刘闯认为,今年国内AI硬件市场爆发,主要还是由于政策引导,以“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代表的国产化替代。保守估计,国内AI硬件市场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8%。
刘闯向第一财经记者说,在今年国内AI硬件万亿元市场中,AI消费电子硬件(ToC)市场约4610亿元,其他公共服务类AI硬件(ToB和ToG)市场约6410亿元,包括质检机器人、巡检机器人、AI边侧硬件终端、智慧零售终端机器人等。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每年已是万亿元级,而汽车单价过高且AI对汽车、出行场景的影响权重不好判断,因此AI手机、AI汽车市场数据适宜另外单独统计。”刘闯说。
在国内AI消费电子硬件市场中,手表、眼镜和耳机的智能穿戴市场,以及彩电和投影组成的黑电市场,今年均超千亿元,分别将达1190亿元和1180亿元;白电、生活家电、厨房家电市场今年分别将达760亿元、480亿元和290亿元;教育类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类硬件(智能安防、家庭娱乐等)市场分别将达340亿元和370亿元。
在刘闯看来,消费电子与AI结合的硬件产品主要分为几类:一类是以算力为基础的AI工具,包括AI手机、AI电脑、AI平板等;二是AI教育伙伴,包括学习机、AI教具、AI玩具等;三是可穿戴产品,包括AI耳机、AI眼镜、AI手表、AI手环等;四是安防类产品,包括AI摄像头、AI门锁等;五是AI化的传统家电。
上述产品的AI渗透率正不断提高。据洛图科技的数据,在国内传统家电的市场,AI在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床垫的渗透率已达90%;AI电视的渗透率已突破70%,功能包括画质增强、观影推荐、语音交互;AI在厨房家电的渗透率已超过30%,像预制菜扫码烹饪、动态油烟检测;AI在冰箱、洗衣机、空调上的综合渗透率已达20%,如识别食材、AI节水、AI节电等;投影仪的智能语音交互占比已达87%。
此外,在国内IT和数码产品领域,刘闯介绍说,目前AI笔记本的机型渗透率已达50%;AI智能平板电脑的机型渗透率已达76%;结合健康、运动、安全类AI大模型的可穿戴设备,像AI手表、AI手环的渗透率已超过85%;AI耳机的在售机型,从去年45个增加到今年77个;AI眼镜在含电子设备的眼镜中的销量渗透率已达65%;AI门锁的渗透率已提升至25.4%;AI摄像头的渗透率已达26%。
刘闯认为,AI与智能硬件的融合呈现几大特点。一是交互智能化,通过语音、手势等的识别,实现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二是技术轻量化,需要低功耗;三是场景生态化,强调跨设备联动和垂直场景应用;四是市场分化,高端溢价与AI普惠并行;五是AI体验隐形化,一些好的AI应用至少要通过 15分钟深度体验才能领略到产品的提升。他预计,AI硬件未来将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最终会实现AI驱动产业的发展。
黄仁勋谈中国AI创新: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前进
辅助驾驶技术,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对于芯片业务利润下降,三星电子表示,受到内存销售价格下降、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等影响。
DeepSeek发布Prover-V2模型;快手成立可灵AI事业部;Grok 3.5早期测试版下周将向SuperGrok订阅者发布。
2024年A股多家公司都公布了发行H股计划,或者完成了发行,“A+H”双资本市场平台的构建将助力企业实现全球突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