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北京举行的链博会上的一场炉边对话中,谈及AI如何影响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人类科学。
去年,英伟达宣布已经首次实现将生物学用计算机语言来呈现。这意味着生物学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还变成了一门工程。当一门科学实现了工程化,就意味着指数级的增长。
黄仁勋在炉边对话中指出,AI能够模仿理解人类语言,这是因为语言是由人类创造的,人类同样能设计出懂得这种语言的AI系统。但是生物是自然界创造的,这就需要理解自然规律以及生物学的运行机制,比如人体如何代谢、细胞如何发挥功能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教会AI理解生物学语言,从而帮助药物的研发等。
医学的未来在于人工智能与生物学的交汇。让AI理解生物学的语言,并用生物学语言进行描述,这是英伟达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以使AI理解自然运行的规律,进行模拟。”黄仁勋表示。
黄仁勋此前曾表示,“数字生物”(digital biology)将成为未来最大的一场变革,将对生命科学产生深刻影响。
目前,英伟达正在推动个性化医疗、新一代诊疗中心和突破性的生物医学创新,并建立生态系统,从而改变医疗健康行业。
今年以来,英伟达不仅宣布与诺和诺德等开展合作,借助创新AI应用加速药物研发,还在加速开发医院AI护理助手,通过病房内安装的摄像头与传感器创建实时3D数字孪生,使护士能够远程监测患者状态并及时收到健康预警。
在数字仿真领域,结合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富士康开发了一款AI医疗大模型CoroSegmentater,可帮助临床医学团队对心脏进行3D可视化;此外,富士康还基于英伟达的平台开发了一种能够模拟药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影响的AI软件工具。
列万廷提出了基因、有机体、环境“三重螺旋”的概念,强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黄仁勋表示,所有供应商都需要客户,而中国这个市场非常独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不参与中国市场的意外后果和长期影响,虽然难以预测,但他怀疑结果不会乐观。
世界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如同能源、水和互联网一样。
王文涛表示,中国吸引外资政策不会变,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创新创造充满活力,希望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跨国公司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17日在北京会见了英伟达CEO黄仁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