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北京举行的链博会上的一场炉边对话中,谈及AI如何影响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人类科学。
去年,英伟达宣布已经首次实现将生物学用计算机语言来呈现。这意味着生物学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还变成了一门工程。当一门科学实现了工程化,就意味着指数级的增长。
黄仁勋在炉边对话中指出,AI能够模仿理解人类语言,这是因为语言是由人类创造的,人类同样能设计出懂得这种语言的AI系统。但是生物是自然界创造的,这就需要理解自然规律以及生物学的运行机制,比如人体如何代谢、细胞如何发挥功能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教会AI理解生物学语言,从而帮助药物的研发等。
医学的未来在于人工智能与生物学的交汇。让AI理解生物学的语言,并用生物学语言进行描述,这是英伟达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以使AI理解自然运行的规律,进行模拟。”黄仁勋表示。
黄仁勋此前曾表示,“数字生物”(digital biology)将成为未来最大的一场变革,将对生命科学产生深刻影响。
目前,英伟达正在推动个性化医疗、新一代诊疗中心和突破性的生物医学创新,并建立生态系统,从而改变医疗健康行业。
今年以来,英伟达不仅宣布与诺和诺德等开展合作,借助创新AI应用加速药物研发,还在加速开发医院AI护理助手,通过病房内安装的摄像头与传感器创建实时3D数字孪生,使护士能够远程监测患者状态并及时收到健康预警。
在数字仿真领域,结合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富士康开发了一款AI医疗大模型CoroSegmentater,可帮助临床医学团队对心脏进行3D可视化;此外,富士康还基于英伟达的平台开发了一种能够模拟药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影响的AI软件工具。
“我们的工作是确保技术上的表现、可用性,并确保英伟达能服务每个想做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人。”黄仁勋表示。
英伟达CEO黄仁勋回应“H20芯片对华重启销售进展”。
他预测,十年内,工厂将由软件和人工智能驱动,AI将指挥机器人团队与人协作,智能产品的制造也将由AI驱动。“这将为中国的供应链生态创造新的机遇。”
他表示,中国超快的创新能力由研究员和企业家创造,像DeepSeek、腾讯、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等模型的共享推动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进步。
黄仁勋将在7月16日的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上用中文发表演讲。这也将是黄仁勋首次在公开场合用中文演讲。他坦言“很期待”、“好紧张”,要回酒店好好练习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