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发布杭州市上半年经济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30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具体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474亿元,增长5.7%。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可以看到,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七成,工业新动能持续壮大,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外贸出口展现较强韧性,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经济“压舱石”的工业数据,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平稳增长,新动能持续积蓄。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和10.5%,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一直以来,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未来升级的方向,也是杭州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今年,杭州全力建设五大产业生态圈,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其中,汽车制造业是杭州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7.8%,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上半年全市消费市场继续修复,促消费政策效应释放,升级类消费表现“不俗”。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5亿元,同比增长6.0%。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5%,通讯器材类增长40.9%。
外贸展现出较强韧性,民营企业成主力军。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366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出口3098亿元,增长12.5%。民营企业出口2380亿元,增长13.4%,快于全部出口0.9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17亿元,增长19.9%,增速快于全部出口7.4个百分点。
再看服务业,作为服务经济大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七成,杭州服务业发展快慢直接影响经济基本盘。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8474亿元,同比增长5.7%,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业回升向好,新兴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
服务业回升、消费市场修复离不开居民增收,上半年,杭州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09元,同比增长4.7%。
“下一步将继续打造新质生产力,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杭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15日发布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目前发布的多项高频数据和先行指标显示,工业生产、消费、投资、企业经营等多领域继续改善。
越南上半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14.4%。
未来几年内,印度GDP有望挤进全球前三。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万亿元和工业生产总值3.73万亿元,分别达到东部地区经开区的67%和74%。
GDP同比增长5.1%,高于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0.1个百分点。5.1%的背后,上海一季度经济呈现出“六快六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