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转债”退出市场进入倒计时。7月22日晚间,齐鲁银行发布《关于实施“齐鲁转债”赎回暨摘牌的第七次提示性公告》再次提示投资者,截至当日收市后,距离2025年8月8日(“齐鲁转债”最后交易日)仅剩13个交易日,2025年8月8日为“齐鲁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
自齐鲁银行7月初正式宣布“齐鲁转债”触发强赎以来,“齐鲁转债”转股速度明显加快。作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外源渠道,可转债转股将进一步夯实齐鲁银行的资本实力。
正股价格的节节攀升是促进可转债触发强赎条件、催化可转债转股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银行股的高股息和基本面稳定特性在震荡市中吸引力不减,板块整体涨势亮眼。作为一家扎根于山东省会城市的优质区域银行,齐鲁银行受到不少资金追捧,年初以来一度涨超20%。
今年一季度,齐鲁银行资产规模站上7000亿元台阶,良好的经营态势和发展潜力持续被市场看好。在不少机构人士看来,“齐鲁转债”强赎促转股后,该行资本充足率将在高基数基础上再有明显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齐鲁转债”加速转股,资本实力再提升
7月5日,齐鲁银行发布公告称,因齐鲁银行股票自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7月4日期间,已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齐鲁转债”当期转股价格(自2025年6月12日起转股价格由5.14元/股调整为5.00元/股)的130%(含130%),触发“齐鲁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
公开资料显示, “齐鲁转债”由齐鲁银行于2022年11月29日公开发行,共计8000万张,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总额80亿元,同年12月19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自2023年6月5日起可转股。 “齐鲁转债”期限6年,票面利率为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1.00%、第四年1.60%、第五年2.40%、第六年3.00%。
齐鲁银行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所持“齐鲁转债”除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二级市场继续交易或按5.00元/股的转股价格进行转股外,仅能选择以100元/张的票面价格加当期应计利息(合计人民币100.7068元/张)被强制赎回。
截至7月4日收盘,“齐鲁转债”报129.888元/张;7月22日,“齐鲁转债”收于124.336元/张。若被强制赎回,可能面临较大投资损失。
可转债转股是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外源渠道。在业内人士看来,股价上行带来的强制赎回有助于促进转债提升转股率,一方面缓解银行到期偿付压力,另一方面能有效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夯实资本实力,提升风险抵御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从年内多只因正股价格大涨而触发强赎的银行转债来看,最终转股率多达到99%以上。
根据齐鲁银行公告,截至今年6月30日,“齐鲁转债”的累计转股金额为26.61亿元,累计转股股数为5.07亿股,占“齐鲁转债”转股前该行已发行A股普通股股份总额的11.0587%。同期,“齐鲁转债”转股率约为33.26%,较一季度末的17.44%明显提升。
进入7月以来,触发强赎后的“齐鲁转债”转股明显提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齐鲁转债”未转股余额降至20.27亿元,较6月末的53.39亿元大幅减少。以此计算,“齐鲁转债”的最新转股率已接近75%。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齐鲁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5%、10.25%,在可比同业中均处于靠前位置。据中泰证券静态测算,“齐鲁转债”转股后,齐鲁银行2025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达到11.62%,较2024年提升0.87个百分点,在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优质区域行潜质持续被看好,基本面有支撑
“山东省三大动能支撑全省信贷维持高增,齐鲁银行得益于区域beta和自身扩张,在过去十余年市占率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转债转股进一步打开其长期增长空间。”中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在报告中表示,预计接下来齐鲁银行在当地的市占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齐鲁银行紧抓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政策,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同时结合省内独特的强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金融,实现错位竞争。同时,该行不断发力科创金融,推动零售转型,持续优化资负结构,不良风险暴露充分且加快出清。”中泰证券维持了对齐鲁银行的“增持”评级,并预测该行2025年~2027年的PB分别为0.77倍、0.68倍、0.70倍,PE为5.60倍、5.11倍、4.69倍。
被机构持续看好的背后,是齐鲁银行交出的展现高质量发展信心与决心的答卷。从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来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齐鲁银行仍展现出了较强的经营韧性,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均衡提升。
2024年全年,齐鲁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4.96亿元,同比增长4.55%;归母净利润49.86亿元,同比增长17.77%,增速在同业中排在前列。今年前3个月,齐鲁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65亿元,同比增长4.72%;实现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增长15.69%;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18.18%。
作为山东省头部城商行,齐鲁银行扎根山东,辐射天津、河南、河北等地,去年末分支机构已拓展至194家。数据证明,通过细化行业和区域授信政策指引,齐鲁银行在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见力见效。
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347.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38亿元,增幅46.64%;绿色贷款余额321.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18亿元,增幅38.9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747.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55亿元,增幅13.97%,继续保持山东省城商行首位。
稳步扩张的资产规模和持续改善的资产质量,使得齐鲁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齐鲁银行资产总额已突破7000亿元,达到7163.97亿元;同期,该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17%,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24.06%,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信达证券报告认为,齐鲁银行扩表动能较强,该行积极拓宽下沉市场,深耕县域,息差下行趋势下信贷需求持续增长支撑营收增速稳定,不良指标持续改善,资产质量稳健向好,预测该行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仍维持双位数高速增长,维持该行“增持”评级。
齐鲁银行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外部佐证——近期,国际权威财经媒体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榜单,齐鲁银行再次入围TOP 300,位列第252名,较去年提升了23个名次。
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是当今国际最权威的全球银行业排名之一,是全球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随着可转债转股陆续落地、资本实力再上台阶,齐鲁银行的信贷投放、业务拓展等都有望得到更坚实的支撑。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