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本版特朗普”在参议院选举中崛起,世界又向右拐了点?

第一财经 2025-07-24 16:53:20 听新闻

作者:潘寅茹    责编:冯迪凡

这一选举结果对日本政坛的走向及社会未来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本周早些时候的日本参议院选举正在改变该国的政治光谱。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这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

此后,日本政坛一度出现首相石破茂“被下台”的传闻。虽然这一消息被石破茂本人强烈否认,但前有史无前例的败绩,后有自民党内来势汹汹的“反石破”势力,石破茂的首相生涯仍处飘摇的境地。

自民党缘何会在这场选举中惨败?这次选举又折射出日本社会的哪些变化?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学者均认为,这一选举结果对日本政坛的走向及社会未来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参政党(来源:新华社)

政治版图变更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告诉第一财经,纵观选举结果,即便是日本政坛的最大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并没有增加多少票数,反而是以参政党为代表的那些小的、新的党派支持率大幅增加,“那些老派的政党,包括自民党、中间派的立宪民主党等,在这次选举中要么落魄失败,要么勉强能够维持当前的局面。日本进入了一个政治局面变换的新时期。”

在此次选举中,执政联盟仅获得47席,加上75个非改选议席,共获得122席,未能过半。日本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日本参政党等在野党共获得78个议席,加上48个非改选议席,共获126席。

在近日举办的上海日本学会形势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均认为,除了传统政党遭遇重挫,在野党国民民主党、新兴的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表现亮眼。继立宪民主党之后,这两个政党成为重要在野力量。尤其是成立仅5年、“以日本人优先”为口号的右翼政党参政党(Sanseito)此次获得14票,较3年前的2票突破显著。与会学者注意到,参政党迎合选民对日本经济现状的不满,主打限制移民等主张,同时通过街头演说、发表煽动性言论等方式扩大影响。

日媒分析认为,参政党等新兴政党客观上分流了自民党等“老牌”政党的地盘,并以“革新”的姿态吸引年轻选民向既有政党问责,导致自民党在选举中失败。

参政党党首、47岁的神谷宗币在选后公开表示,参政党希望在下一次众议院赢得50~60个议席,提出预算与草案,掌握实际权力。

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陈友骏告诉第一财经,总体来说,通过此次选举可以看到日本的政治版图在变化,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对以自民党等为代表的传统政治氛围的反感在上升,这一群体借助选票表达了对于日本当前政治生态的理解和诉求,这可能是最大的变化。其次,便是感觉日本渐趋保守化。

警惕保守化的趋势

对于参政党在此次选举中的异军突起,陈言表示,无论从参政党的选举纲领或者党首的演讲内容来看,这是个比较排外、保守的政党。“就恢复经济而言,尽管他们主张降低消费税等来渡过当前的难关,但这都是为了选举推出的短期政策,相对而言,排外是该政党的长期政策。”

早稻田大学博士生罗密欧·马尔坎托尼(Romeo Marcantuoni)分析显示:“参政党是一支由阴谋论驱动的右翼民粹主义力量。过去,日本成功将极右声音限制在自民党内的少数个体,但如今,一个以此理念为核心的政党在议会中占据重要位置。这种动态与欧洲右翼的崛起相似,边缘声音正逐渐被主流接受。”

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自称是“日本版的特朗普”。他曾表示,自己的灵感不仅来自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包括此前搅动欧洲政坛的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和英国改革党(Reform UK)的领导人。2022年,神谷宗币曾针对“国际金融势力”发表不当言论,引发广泛争议。近年来,他又将批评目标转向“全球化势力”。而移民是他最核心的议题。他在此前竞选中主张为每个城市设定外国人数量上限,并收紧入籍法规,宣称“每个外国人都是潜在威胁”。

此次选举中,外国人问题首次进入日本的竞选议程,成为选举中的焦点议题之一。日媒的梳理显示,右翼阵营强调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呼吁严格管理外国人;左翼阵营则重视多元文化和国际责任等;中间派则提倡在促进共生和加强管理之间寻求平衡。截至去年年底,在日外国人口约为376.9万,同比增长10.5%。去年,日本的总人口约为1.238亿。

在此次选举中,民众对物价上涨的不满也是执政联盟惨败的原因之一。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数据显示,日本5月实际工资连续第5个月减少,且跌幅为近两年最大。同时,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在6月同比上升3.3%,达到111.4。这是通胀率连续第七个月保持在3%以上的高位。尽管能源价格涨幅收窄及教育服务成本下降部分缓解通胀,但食品价格飙升仍是推高通胀的主因,叠加工资增长长期滞后,日本经济面临工资跑不赢通胀的困境。

陈言认为,“排外”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日本正是因为此前的开放,才有了1945年到今天80年的发展。尽管其中有一段时间发展的速度很慢,甚至进入到经济停滞或者失落的状态,但都一直坚持开放,所以日本能够维持现在的经济状况。一旦选择排外,日本恐将进入一个长期的经济收缩状态中。”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