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美国FDA批准了全球首个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HIV(艾滋病毒)预防药物上市。现如今,这款药逐渐走进中国市场。
7月25日,吉利德中国宣布,全球同类首创、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HIV暴露前预防药物Lenacapavir(来那帕韦)正式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此前的6月30日,这款药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获批,适用于有感染HIV-1风险的成人和体重不小于35公斤的青少年进行暴露前预防(PrEP),以降低通过性行为感染HIV-1的风险。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从7月25日起,博鳌乐城正式开通Lenacapavir的预约通道,有需要的人群可通过博鳌超级医院、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等指定机构热线咨询预约。
HIV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十年间,我国每年HIV新发感染数持续超过10万例。2024年,我国HIV新发感染人数占全球HIV新发感染人数比例达到7.8%。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已提出“2030年终结艾滋流行”目标,需确保至2025年,有效的综合预防方案可涵盖95%的HIV感染风险者。目前要开发可以用于预防的疫苗,依旧困难重重,但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预防药物不断被开发出来。
7月25日,在全球艾滋病预防重磅进展成果交流会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王辉表示,实现终结艾滋病流行,暴露前预防是其中重要一环,暴露前预防是指HIV感染风险者通过提前服用或者注射预防药物后,在体内形成屏障,从而阻止HIV感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要真正终结HIV流行,必须实现从以治疗为中心的“被动应对”,转向以预防为核心的“主动预防”,在我国新发感染仍处高位的现实下,推动更高效预防手段加速落地和应用,成为HIV防控的关键突破口,有望为精准防控打开新局面。
从2012年以来,全球开始有暴露前预防HIV药物获批上市。在来那帕韦全球获批上市之前,王辉表示,暴露前预防HIV药物仍面临使用率不足挑战,原因在于,暴露前预防理念知晓率低;原来的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高风险感染者也因为隐私顾虑不愿走进医院,因此,亟待更多创新暴露前预防方案出现。
每年仅需给药两次的来那帕韦上市,有助于提高有感染HIV风险的人群用药依从性。此前,来那帕韦在顺性别女性以及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顺性别男性、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群体研究中,预防有效率近100%。有别于其他已获批的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来那帕韦与其他现有药物不存在已知的交叉耐药性。
首都医科大学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临床中心主任医师张福杰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已有来那帕韦这样的长效预防药物上市,但仍需要加强暴露前预防理念推广,提高有感染HIV风险的人群知晓率。
“我相信,随着更多暴露前预防长效药物上市,药物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有助于扩大药物可及性。暴露前预防针对的是有HIV感染风险的健康人群,在社会尚未消除艾滋病歧视背景的下,如何说服他们走进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如何创新配置医疗资源,目前有待努力。”张福杰说。
今年6月份,这款预防药物已获批在美国上市。
这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HIV预防药物。
HIV长效预防药物能否普及开来,药物的经济性仍然是重要的衡量因素。
来那帕韦是一款HIV-1衣壳抑制剂,将为对现有疗法无有效应答的HIV感染者提供一种每年仅需给药两次的全新治疗方案。
无论通过药物进行预防还是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每日服药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难以保持依从性,从而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长效药物的出现,可以打破这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