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竹节草”影响,洋山深水港码头停工封港时间较以往更长。随着台风过境,7月31日早晨6时许,洋山港恢复开港,进入繁忙的疏港状态。6艘大型集装箱货轮随即密集进港,拖轮、吊机、集卡高效运转,港口在机械轰鸣中迅速重启繁忙作业。
据洋山边检站介绍,当天该站接到23艘船舶靠港计划,其中洋山港为19条集装箱船舶,上海南港码头为3条滚装船,单日进港船舶艘次创下2024年4月以来之最。大船量也带来了大货量。靠离泊船舶计划作业量显示,当天,洋山港一至四期单日集装箱作业量超7.7万标箱,上海南港码头集中装卸各类车辆6100余辆,备件320余件。
面对进出港船量和货物吞吐量双高峰,各码头运营企业纷纷开足马力抢抓生产作业。边检机关也采取多种举措提高通关效率。洋山边检站执勤二队副队长张云超介绍:“今天主要有三个高峰期,6时6船同靠、7时—8时3船同靠、10时—11时5船同靠,我们梳理了船舶入境、入港和回靠作业几种靠泊情形,组建党员突击队,把警力划分成船舶监管、窗口查验、行李物品检查、行政许可签发等若干个小单元,互相协作、支援,提高查验效率。”
高质量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吸引海外人才来沪创新创业;做好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筹备工作。
作为沪滇协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项目,上海16个区和云南16个州(市)合作共建重点园区,目前已有100多个产业项目落地园区,涵盖生物医药、制造业、新能源、科技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批发零售等领域。
《行动方案》主要有五方面内容。
陆家嘴论坛也见证着上海向着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进。
要聚焦“瞪羚”“独角兽”等类型的高成长企业,支持企业“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变得更强”,加快形成“创新尖峰引领、产业集群联动”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