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双丑拖鞋卖到上千元,第一批靠AI赚钱的电商卖家出现了

第一财经 2025-08-01 10:15:51 听新闻

作者:陈杨园    责编:刘佳

随着Agent解决越来越多的场景问题,从业者已经在思考,AI让电商行业实现“自动驾驶”的可能性。

第一批靠AI赚钱的电商卖家出现了。

毕业四年,泉州市蒂万坦斯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世奇已经撑起了一个年入四千万的团队,过去一年,他的团队整体平均人效拉到了500万元以上。

他的一个外号叫“丑拖鞋小哥”,原因是他做的一款AI设计的“丑拖鞋”,在海外C端市场卖出了145美元一双的高价,折合人民币上千元,而这款产品在他B2B批发端的利润也做到了50美金,毛利率高达92%。

在拖鞋这个看似低附加值的红海赛道,如何做出千万级的生意?刘世奇讲出了一个AI时代下,电商的全新故事。


做一款145美元的“丑拖鞋”

故事始于2021年,大学刚刚毕业的刘世奇带着一只猫,来到福建泉州,在中国拖鞋之都开始了创业,把所有的精力都all in在跨境平台。第一年很顺利,他做了500万的业绩,赚到了不少钱。

尝到甜头的第二年,他继续根据北美市场的买家人群、偏好和采购习惯选品、开发新品,收入翻到千万,不过,这一年的他开始遇到问题,基本每天都要从下午三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因为美国、欧洲客户经常半夜来询盘,半夜成交的概率会很大,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夸张的时候甚至要连着两天做通宵。

先要招人,他到泉州的一所大学招聘应届生,带着一大沓简历,他从中挑选了四个人。AI在这一年成为热门话题,带着一群应届生,刘世奇又开始思考怎么把一部分工作交给AI。

卖出145美元的“丑拖鞋”由此而来。刘世奇说,这来自两方面,一面是AI,一面是选品思路。他研究了拖鞋行业的龙头品牌,它2023年的新款上有很多闪来闪去的亮片,还有2022年、2023年的行业爆款,一款紫色的拖鞋,B2B端的毛利可以在15元左右,C端售价一度飙升到59.9美元,但它的畅销周期很短,2023年底在C端9.9美元包邮也没什么人买了。

“让它迎来生命曲线的第二阶段”,刘世奇起了野心。借助AI工具分析“过气”热销品的评论数据、卖点、痛点结合潮流趋势研究等,他做出了自己的超级大爆款,“丑拖鞋”利润达到50美金,2023年,他的公司营收也冲到了2000万,2024年,这个数字攀升至4000万元,他说,企业业绩每年都保持了100%的增长速率。

从那以后,刘世奇相信,自己的“商机”得到了印证,结合潮流趋势、龙头品牌去做针对卖点、痛点的差异化选品,再借助AI把这个过程的成本大幅降低。

这是一趟全流程的AI选品体系,刘世奇介绍,先是要根据市场现有爆品和趋势让AI制定出一套自动化分析的流程,读取对应商品图片、视频,再通过AI搭建一套自动化表格,让它结合行业趋势和读取的商品关键词诊断产品在市场的卖点和痛点,再让AI由此自动批量生成新品。从2023年到现在,他公司已经从1-1.5个月开发一个新品的速度,进化到了一天开上百款新品。

“我每天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打开最终的AI生成表格,勾选产品发去工厂打包生产,产品从无到有甚至成品的产出都不会花费超一周的时间。”刘世奇说,现在他的公司开品AI来,客户谈判、报价AI来,甚至仓库管理员也在用AI。


all in AI

刘世奇用很多场景和数据描绘了all in AI的价值。从2024年起,把所有的业务、运营工作流甚至是跟进客户的工作流全部拆解开,寻找与之匹配的AI功能,逐个筛选缩短时间、提高产出的工具,“如果说原本的工作时间是5分钟,用完之后是7分钟,那这个AI我就不用了。”

效果是显著的,他举例,通过使用AI,他的店铺运营业务员一个月内把订单转化率从9.96%拉到了21.67%,每个人的工作都在提效,平均人效拉到了500万元以上。

在刘世奇的公司,如今是AI来全程进行客户谈判,一个客户对样品感兴趣后,AI会立刻询问对方需要订购多少个,要一个,AI也会立刻做报价,请他分享收货地址并计算运费。除此之外,客户等AI计算运费的几分钟里,他们还会让AI聊聊样本背后的需求,如果是超市采购,就可能需要定制,要报上定制的最低订单量,“这样就超越了市场上80%的业务员。”

随着AI agent(智能体)的兴起,这是今天在电商行业正在发生的故事是,人们试图把一个岗位交给Agent,并从现实生意经营的结果来评判Agent的“工作能力”,一切看向利润。刘世奇的例子或许非典型,但他展现着这件事的极大想象力。

许多电商平台正在电商流程的AI化中寻找机会。

7月30日,1688推出“1688AI版”App,并宣布升级免费“AI数字员工”,为商家提供四位拟人化角色:生意店长、商品专员、客户专员和推广专员,组一支电商运营全链路的AI团队。

1688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对这项AI工具的类比是“自动驾驶”,例如数字员工每个月向商家提供三版方案,目标做多少GMV、多少询盘、需要调动多少投入、服务,商家选择一个方案后,就由数字员工去做整个月的交付,自主优化主图、活动参与、上下架商品、投放、营销等,商家只要每天看日报和周报。

电商平台瞄向了那些本身经营效率较低的中小商家,AI能否打开他们的增长同时为平台带来增长,成为电商平台竞逐AI下半场的关键要素之一。记者了解到,1688在2024年启动了70多个AI项目,后战略聚焦精简至10个核心方向,并组建AI战略推进组,管理层人人带AI项目,对不拥抱AI的关键岗位人员坚决调整。在阿里国际、淘天等业务,内部AI工具的研发以及外部工具的引入也在加速进行。

截至7月底,阿里国际的AI服务平均日调用量目前已突破10亿次,在2023年,这个数字是100万。阿里国际副总裁、AI Business负责人张凯夫观察到,过去一年,行业对AI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推理模型的效果越来越好,另一方面,电商AI工具从生成式大模型进入到AI agent时代,越来越多的问题在通过垂直agent解决。

从行业视角来看,无论是电商平台AI战略的加速推进,还是瞄准广告营销、图文生成的美图等垂类工具以及行业大卖的AI 产品都在加速扩张市场,电商市场被期待着长出更多“AI+”的新玩家和新模式。

不过,当AI开始掌握决策权,商家的“掌控力”反而会因此变得更为关键。“当科技平权的时代到来,任何一家企业都能够用到相同的AI工具,但最终能够用成什么效果取决于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刘世奇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