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证报,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但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锂电储能系统的价格三年暴跌近八成,一些涉储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等困局。相关专家表示,中国储能产业已站在关键转折点。未来还需从制度设计、行业治理、产业协同和金融工具等方面同步破题,才能真正夯实产业竞争力,推动行业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更多储能项目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年中以来,国内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因条件不足悄然终止。
赵天寿认为,长时储能将是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可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创新是需要烧钱的,问题是,如果人人都想走捷径,谁来做创新?”
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四则修订办法公布以后,立即引发了电力用户、售电企业和众多新能源产业投资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