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湾区一体化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圳人工智能企业超2200家,“城市+AI”应用场景近200个

深圳特区报 2025-08-13 13:53:03 听新闻

责编:张瑜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现有人工智能企业2200余家,企业创新能力活跃,产业生态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携“AI全家桶”亮相。腾讯元宝最新推出的视频通话功能在公开场合迎来“首秀”,无论是老年人还是视障人士,都能随时随地进行提问,AI大模型的理解能力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全领域覆盖。

辅助提升工作效率、推动生产智能升级、改善赋能城市治理……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毛细血管,带来效率跃迁。深圳正在全力全速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凭借领先的创新能力、丰富的应用场景、扎实的基础设施,深圳在全球AI竞速中越跑越快。

技术赋能产业智能升级

深圳拥有31个完整制造业门类,产业链配套完备。现有人工智能企业2200余家,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为产业提质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走进位于深圳宝安区的识渊科技,该公司创始人季聪向记者演示他们自主研发的行业质检专机:基于2D和3D视觉技术成像,采用AI技术自动设置参数,即可高效且准确地完成电路板质检。

“在电路板制造的质检环节,生产厂家会根据不同订单需求调整生产线,这需要重新编程调整设备参数,往往得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严重拖累生产效率。”季聪表示,搭配AI算法,检测设备1分钟即可自动编程调参,大幅提升了电路板检测效率。

质检设备行业原本是一个“红海”市场,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识渊科技成功打开了新“蓝海”,产品在去年下半年上市后即在年内实现4000万元销售额。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催生出的巨大机遇,深圳企业积极投入,积累起强大的创新能力。深耕智能驾驶,华为每年投入超百亿元,与江汽、上汽、东风、长安、奥迪等众多车企达成合作;发力具身智能,自变量、智平方等企业不断实现大模型及算法突破,让机器人灵活胜任复杂工作;掘金低空经济,在AI技术加持下,大疆无人机自主飞行能力进一步提升……

新兴产业跃升突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激发出深圳经济节节向上的勃勃生机。

场景开放释放乘数效应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以应用场景破局,成为了技术验证、迭代升级的最佳途径。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深圳基层医疗服务效能迎来显著提升。目前,全市超400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引入了不同类型的智能诊疗辅助设备。

对于日均接诊患者超1000人次的东门社康来说,AI成为了医生们的好助手。“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患者,引入‘腾讯AI临床助手’,不仅能够分析患者病情数据、辅助诊断,还能快速整理好病历。”东门社康主任张潇潇说。

加速“城市+AI”场景建设,深圳积极先行示范 。市中级法院推出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为民商事、刑事、行政审判各领域全链条赋能,获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肯定;市气象局联合华为云发布全球首个进入业务应用的区域级人工智能预报大模型“智霁”,使得气象预报更精细;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举办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吸引全国超三分之二头部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企业布局深圳。人工智能深入赋能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更显精度与温度。

深圳发挥产业规模大、紧密贴近市场等优势,先后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逐步构建起覆盖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城市运行、重点行业赋能的全场景建设体系,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标杆案例,乘数效应充分释放。

算力设施筑牢底层支撑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面越来越广泛,算力供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今年3月,深圳发放首批总额近2亿元的“训力券”,覆盖元戎启行、逐际动力、云天励飞、鲲云科技等40余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

发放“训力券”支持创新主体用于租用智能算力开展AI大模型训练、推理,这是深圳有效链接算力供需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务实举措。按照深圳市的部署,每年将发放5亿元“训力券”、1亿元“模型券”、5000万元“语料券”,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

与此同时,深智城智算中心、深圳开放智算中心、前海深港智算中心等项目陆续启用,以及正在加紧建设的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等项目,深圳已建和在建智算规模超过62E 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为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圳加速布局智算中心、加快国产算力供应,增加了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信心,让我们可以更自在地放手一搏,大胆追寻前沿探索、追求领先。”深圳兔展智能董事长兼CEO董少灵说。

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方面,深圳高标准规划建设深圳湾、西丽-石岩、前海湾等十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成南山区“模力营”、福田区“天使荟·千模应用加速器”、龙岗区“创投·模力谷”等创新孵化器,打造多层次产业空间保障体系。

强化要素供给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聚焦“赋能千行百业”“做大产业集群”两条主线,深圳在人工智能这条“未来赛道”的竞争中跑出身位。

数说人工智能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现有人工智能企业2200余家,企业创新能力活跃,产业生态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深圳先后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在多个领域出现一批标杆案例,“人工智能+”乘数效应充分释放。

深圳已建和在建的智能算力超过62E 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超智协同、异构融合、普惠泛在的可持续算力供给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