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温州市生态园管委会获悉,温州市人民政府已正式批复《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单元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详规》),这标志着“城市生态客厅”的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进一步擘画“园城融合”新图景。
三垟湿地紧邻温州市中心区,与大罗山共同构成温州绿心,是温州市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规划范围东至文昌路、中兴大道,南隔甬台温高速公路与大罗山相邻,西至瓯越大道,北至瓯海大道,编制单元面积为10.673平方公里。
相较于上一轮规划,《详规》在功能定位、容量控制、生态管控分区、交通组织、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即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底色,创新提出“一核三片十园”空间布局体系,推动湿地从单一生态保护向“生态-产业-生活”深度融合转型。“一核”即中部生态核心区,将重点强化生态保育功能,严格保护湿地原生生态系统,夯实生态本底;“三片”围绕核心区形成三大功能协同片区——西侧中央湿地风光片区以自然景观与生态体验为主,打造城市生态景观窗口;南侧湿地农业(瓯柑)示范片区聚焦生态农业与乡土文化融合,展现温州特色农耕文明;东侧湿地创新融合片区则作为产城融合的关键载体,布局生态文创、特色商业、旅游服务等活力业态。
本次规划还强化“全域全景”湿地风貌管控,突出“城景融合”水乡湿地特色。一是提升近湿地四个城市界面,分别形成“显山、融水、聚气、归林”风貌特色。二是深挖湿地特色,塑造自然野趣的水乡景观风貌,重点对湿地内建筑高度、体量等进行管控引导。
温州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垟湿地的规划升级,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契合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博会“一园多点”全城展园空间体系的提出,为三垟湿地赋予了新角色——作为核心展园的重要联动节点,其将通过特色空间与生态资源的整合,全方位展示温州园林艺术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绿色影响力。
三垟湿地将以《详规》为指引,聚焦“高质量融合发展”新形势、“城市生态客厅”新要求、“市民休闲空间”新诉求,在“空间要素治理与效益放大”上精准发力,既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休闲空间,也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样板。
1-3人家庭原则上最大可申请90㎡户型,4人及以上家庭原则上最大可申请120㎡户型。主申请人为人才的家庭购房面积标准可参照人才政策。
上半年全市本地参保人住院结算人次同比下降2.58%,市内、市外基金支出增速下降,尤其省外就医由正转负,显示温州市住院运行总体稳中有降。
帮助职工解决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为温州“强城行动”和“双万城市”建设注入动力。
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到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多领域协同发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布局了1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85个生活圈初步完成创建,50个正在有序推进,主城区已实现了社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