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温州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为《办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办法》重点聚焦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等群体。这一举措意味着温州配售型保障房下月起开始正式步入实施轨道,为众多住房困难群体带来了新的希望。
以家庭为单位申请
最大可申请120㎡户型
在申购条件方面,《办法》进行了细致且明确的规定。申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须以家庭为单位,申购家庭应当确定1名家庭成员作为主申请人。对于主申请人有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应当作为共同申请人。主申请人同一户籍的父母、配偶父母、成年未婚子女可自主选择是否作为共同申请人。若单身申请人(含离异或丧偶)年满35周岁的,可以独立申请。因就学、从军等户口迁出的,视为同一户籍。对于已成年家庭成员作为共同申请人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后,不得再申请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未成年家庭成员作为共同申请人,不影响其成年后申请保障性住房。
与此同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申请,每个家庭只能申请购买一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且应当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主申请人拥有申请地城镇户籍(除人才外),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申请地范围内连续缴纳社保满12个月且申请时处于正常参保状态;第二,申购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申请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倍(除人才外),在申请地辖区无住房或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8㎡,且申请前2年内无买卖、赠与、继承、析产等住房处置记录;第三,申购家庭成员未享受过本市房改房、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住房、人才房、人才购房补贴等购房类住房优惠政策。
此外,作为保障性住房,配售房源的面积以中小户型为主,满足基本居住功能。1-3人家庭原则上最大可申请90㎡户型,4人及以上家庭原则上最大可申请120㎡户型。主申请人为人才的家庭购房面积标准可参照人才政策。
合同签订起自持5年
方可启动回购或封闭流转
除了申购条件和房源面积的规定,《办法》在配售价格及后续管理方面也有着严谨的安排。
在配售价格方面,《办法》提出新建和配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价格按照基本覆盖划拨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加不超过5%的利润测算确定。项目建设筹集单位编制定价方案报同级发改部门。发改部门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按项目核定配售均价;转化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的价格,《办法》指出参照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定价原则,经第三方评估重置成本价后核定;收购或回购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的价格,《办法》指出应当结合收购或回购成本及相关税费等因素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不得以任何方式违法违规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除购买本住房贷款抵押外,不得设立其他抵押权。
根据《办法》规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应自持5年。超出上述年限后,经申请审核确认可以启动回购或封闭流转。回购或封闭流转价格=原销售价格×(1-折旧2%×购买年限)。其中,购买年限精确到月,不足1个月部分不计,最长不超过20年。
上半年全市本地参保人住院结算人次同比下降2.58%,市内、市外基金支出增速下降,尤其省外就医由正转负,显示温州市住院运行总体稳中有降。
帮助职工解决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为温州“强城行动”和“双万城市”建设注入动力。
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到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多领域协同发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布局了1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85个生活圈初步完成创建,50个正在有序推进,主城区已实现了社区全覆盖。
围绕推动19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累计推出132个“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涉及具体问题399个、推出改革举措4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