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晚,以“叔蘋奖学,薪火传承”为主题的《“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叔蘋奖学金的百年传承》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成功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学林出版社、上海叔蘋奖学金得奖同学会承办。
这是今年上海书展中,笔者参加的最重要主题活动。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上海爱建集团党委书记兼监事会主席、上海爱建特种基金会理事长范永进,市教委原一级巡视员、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蒋红,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党组书记、主任,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特邀专家洪民荣,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上海博物馆原馆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原党委书记陈燮君,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强,上海叔蘋奖学金得奖同学会名誉会长刘诗强,上海市曹鹏公益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曹小夏和顾氏家族代表顾伟诚等嘉宾均与会共庆。主、承办方相关人员及中小学校代表等300余人共同出席新书发布会!
主题活动中王荣华、顾伟诚、刘诗强共同为新书揭幕。叔蘋奖学金管委会主席顾家麒通过视频的方式表达了对丛书编委会、创作团队及出版社的感谢。他指出,《“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叔蘋奖学金的百年传承》这本书虽然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但仍期望给读者带来未来的希望,因为叔蘋奖学金还在继续传承下去,叔蘋得奖同学的作为和贡献还在继续下去。
据洪民荣研究员介绍:此《“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叔蘋奖学金的百年传承》是“申光计划”丛书系列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由王荣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全书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历时最久、受惠最众、设校最广、唯一持续”的叔蘋奖学金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勾勒出一幅公益力量与教育事业同频共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画卷。他询问我是否熟悉这个奖学金来历,我说很熟悉且在三十多年前就接触过香港的顾家企业。当时,我在广州出席中华民族凝聚力研讨会,就当面聆听顾家麒先生的价值观!
此番聆听王荣华理事长的主旨演讲,我就更有感触。他开门见山地指出:借今年上海书展新书发布会机会,和大家一同回顾叔蘋奖学金事业近百年栉风沐雨的慈善公益历程,一同探寻南浔顾氏家族的百年传承与足资楷模的家风家教,一同聆听“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宗旨背后的故事与精神,一同感悟“得还皆社会”理念背后跨越历史、跨越山海、跨越界别的“家国情怀、教育情真”,一同感受上海这座光荣城市崇文重教、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与社会氛围。
王荣华理事长介绍:《叔蘋奖学金的百年传承》——我们习惯称之为《顾传》——是“申光计划”系列的第二批丛书。早在2023年上海书展,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就与爱建基金会联合推出了第一批“申光计划”丛书,教育基金会主编了《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以及《大爱交响——曹鹏传》。第一批“申光计划”丛书问世后,广受市场关注与读者欢迎。《于漪传》一版再版,供不应求,重印超4万册。去年底,在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刘风领衔下,《曹鹏传》改编制作为有声剧,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线,也收获了众多听众的感动与好评。他认为:“申光计划”是一项可以为发展上海城市文化持续发挥作用的事业,“以这批丛书为起点,开好头、起好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增强四个自信,为弘扬海派文化、红色文化,赓续上海城市精神和文脉作点贡献,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他强调因为是正传、大传,所以人物一是要立得住,二是要打动人。
立得住,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能“塌房”;最近网络上人设“塌房”的就有不少案例。而王荣华很自豪的是上海市教育基金会立传的人物,即传主都立住了!经得起时间与群众的检验!“而打动人前提首先是打动自己。在我们身边,确实有不少人做了不少事,非常的感人”!
对此,王荣华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其中的佼佼者,我想当属叔蘋奖学金的创立者及其事业的接班人。而从1995年到2025年,基金会与叔蘋奖学金之间已建立了长达30年的深厚交往与情谊”。他充满深情地说:“在这30年的时间长河中,家麒先生从乾麟公手中接过叔蘋事业的接力棒,今天,家麒先生的接班人伟诚也来到了书展现场;而我也在2011年从基金会创会会长谢丽娟手中接过教育公益慈善的接力棒。我常常提醒和勉励自己,要发扬自行车精神,做好这一项工作”。什么是自行车精神呢?我知道这是个慈善义举中的上海佳话!
此番在上海书展主题活动现场,王荣华理事长亲自做了具体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乾麟公决定拿出1000万港币用于延续叔蘋奖学金事业时,他也在考虑将这笔钱交给谁管理。谢丽娟当时是上海市副市长,她骑着自行车去拜访乾麟公,最终乾麟公决定将这笔资金交给愿意在自行车上办公的谢市长。这就是自行车上见精神!无论是谢市长,还是我本人,都多次参加叔蘋奖学金的颁证大会。每次参加,都由衷感到叔蘋是一个向上、向善的大家庭,这里的真人、真事、真意感人至深“。此番,王荣华理事长特地强调的是:”回望历史,一部叔蘋史,半部中国民间教育慈善发展史。1939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爱国实业家顾乾麟先生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上海毅然创立了叔蘋奖学金,在民族危亡之际,为寒门学子点燃了‘教育改变命运、教育改变国家’的星星之火。而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叔蘋奖学金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始终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感动于王荣华理事长的主旨演讲,我就此和正在谋划七十周年校庆的上海市劳模、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校长马骥进行交流。马骥校长同样很感慨,他指出:“在学校70周年之际,品读叔蘋奖学金的百年故事,更觉与我校‘择高处立、唯适处安’的办学理念的共通。‘择高处立’,如叔蘋创始人以‘教育救国’立大志,我校70年始终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高远目标,在课程创新、育人模式上不断求索。‘唯适处安’,则像叔蘋精神落地生根的传承智慧,我们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用温暖教育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适合的土壤里绽放。70载初心不改,未来我们仍会守着这份‘高’与‘适’,让教育理想照进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王泠一)
电影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正在进行的2025上海书展。
《新质之力: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是第一本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群体为研究和讲述对象的智库书籍。
大国竞争下如何打造高科技城市?
财经媒体为什么坚持做人文阅读报道?人文书单发布现场,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作出回应。
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于8月13日~19日举办。本届书展首次设置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