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平凡的小猪妖所带来的电影故事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电影的“大黑马”。
据猫眼专业版8月18日数据,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026亿,超《功夫熊猫3》,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浪浪山小妖怪》是《中国奇谭》系列中《小妖怪的夏天》的电影版,当初《小妖怪的夏天》在网络平台上一播出就引发全网关注,20多分钟的视频圈粉无数,而增加剧情和人物的电影版上映后,《浪浪山小妖怪》更成为了暑期档爆款。
8月18日,据网络平台数据,2025年暑期档(6~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分列前三位。
为何《浪浪山小妖怪》会如此成功?
在笔者看来,《浪浪山小妖怪》能成功,与此前的《哪吒》系列电影异曲同工,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和思想,让观众感同身受。以前看动画片,总觉得是孩子的世界,这就限制了观众群体,比较少获得成年人关注,并且部分动画电影的制作不够精良,故事编排也不十分出彩,或者是一些大家都能猜到的老套剧情,这些都使得本土动画电影一度陷入低迷期。
而迪士尼、梦工厂等之所以能推出大量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动画电影,就是得益于内容为王,再加上精良制作,并且获得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但近几年,随着《哪吒》系列、《长安三万里》《浪浪山小妖怪》等作品的上映,故事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画面制作得绚烂精美,都收获了大批观众,票房节节高。
以《浪浪山小妖怪》来说,故事的基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各路妖怪都对唐僧虎视眈眈,于是引发了小猪妖与蛤蟆精的一系列故事。但《浪浪山小妖怪》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孙悟空打妖怪剧情上,而是创新地将平凡的小人物——小猪妖、蛤蟆精等作为主角,从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角度去看西天取经。这就拉近了电影人物与观众的距离,获得更多普通人的青睐。
接下来的故事和细节,则是更打动人心的。小猪妖虽然努力,也有些许头脑,但却一路经历困难,尤其是在大王洞“打工”期间所遇到的职场挫折,让成年观众们狠狠共情了。与以往童话故事里那些虚无的设定相比,《浪浪山小妖怪》中小猪妖的“打工”压力、“取经”路途上所遇到的艰难、途中收获成就感以及到最后实现自我价值的爆发,都是对如今成年人世界的鲜明写照,大量电影桥段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真实蓝本,很多观众看着看着就哭了,代入感极为强烈。
除了反映现实主义的故事,《浪浪山小妖怪》以及此前的《哪吒》系列都提出了更为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哪吒》提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符合现代年轻人自我个性和自我认可的想法。而《浪浪山小妖怪》则是对更多普通人提出了如何翻越人生的浪浪山的问题,面对工作压力或是生活中糟心的事情,成年人的崩溃可能就在一瞬间,但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去战胜困难,有没有勇气去走出人生的浪浪山,这是很多人需要思考的。或许翻越了一座浪浪山,后面还有更多浪浪山,那么还要不要去翻越,还是停留在原地?小猪妖和小伙伴们的选择是一定要走出第一步,虽然自己本领有限,但人生的道路就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他们不是唐僧师徒四人,他们是草根四人组,但小妖怪们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他们也有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每个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取经路”,平凡人也可以很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浪浪山小妖怪》虽然有很多成年人世界的内涵故事,但同时也没有让孩子们看不懂。幽默的内容与台词,对于取经故事的保留,也让孩子们在电影院放声大笑,覆盖了全年龄段的观众。
当然,上美影、追光动画、导演饺子等企业和制作人对于上述这些动画电影的精美制作也是促使本土动画电影成功的因素。传统水墨画、毛毡等都成为如今本土动画电影的风格,传播中国艺术之美。上美影甚至把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经典动漫人物拿出来与浪浪山小妖怪主角团一起互动,融合经典与最新IP。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诞生,之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作品开创了中国动画学派。有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如今本土动画开启了新的时代,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故事、优质精美的画风打造出了一批爆款动画电影。随着《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破10亿,本土动画电影也翻越了动画产业的浪浪山,进入了新阶段,或许未来还有浪浪山,也有新挑战,但走出第一步,突破自己,保留该保留的传统故事与美术技巧,融合创新内容与思想,让更多观众共情,内容与时俱进,中国动画一定会翻越一座座浪浪山,站上巅峰。
影片类型方面,暑期档呈现百花齐放的良性格局。
浪浪山进入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整个暑期档上半程(截至7.15),电影市场的表现,尤其是国产片的表现都没有太大起色。不过,进入暑期档下半程,国产片开始起势,助力了市场热度的大幅升温。
机构指出,牛市思维正促进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居民增量资金入市将成为本轮“慢牛”行情的重要驱动,看好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
基于真实历史,辅以艺术创作,《东极岛》从朱一龙、吴磊饰演的阿赑、阿荡这对渔民兄弟的视角出发,对这场跨越国界的生死营救展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