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于2025年10月10日至24日举行。今年的演出将邀请音乐名家与艺术团体,荟集经典与当代新篇。
音乐节的开、闭幕音乐会,均由中国爱乐乐团呈现。2025年是中国爱乐乐团建团25周年,作为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称号的艺术团体,中国爱乐乐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见证了彼此发展历程中的众多重要时刻。
10月10日,指挥家余隆将执棒中国爱乐乐团、联袂新生代钢琴家张昊辰在国家大剧院为音乐节开幕,演绎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及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2025年恰逢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音乐节策划安排多部肖氏作品向大师致敬。10月24日,指挥家杨洋执棒中国爱乐乐团亮相保利剧院,携手小提琴家吉尔·沙汉姆、女中音歌唱家伊尔迪科·科姆洛西及中央歌剧院合唱团,以一场融汇东西方美学的演出为本届音乐节画上句号。由上海交响乐团委约、中国香港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创作的《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选段、德国音乐大师勃拉姆斯的《女中音狂想曲》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将同台奏响。
10月19日,被中国乐迷誉为“普神”的钢琴家、指挥家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将与他创立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登台中山公园音乐堂,呈现普莱特涅夫创作的《音乐记忆14首》,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波西米亚随想曲》。
北京国际音乐节是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概念”的音乐机构,将谭盾、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温德清、周龙、刘索拉等众多当代杰出华人音乐家的作品呈现在世界级的舞台上。今年的“中国概念”中,音乐节再一次聚焦国际视野下中国声音的艺术表达,展现杜韵、黄若、梁皓一等优秀华人音乐家新作。
10月12日,杜韵将携手新作音乐剧场《刻在森林的海》重返北京国际音乐节,深度契合本届音乐节“未来传统”的主题概念,《纽约时报》曾评价她为“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领军人物”。为创作《刻在森林的海》,作曲家前往云南基诺族聚居地进行了深度探访,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桂英合作,力求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并复兴面临消逝的传统。
10月20日,英国广播公司爱乐乐团音乐会将以多元文化碰撞与时代对话为主题,作曲家黄若的新作《浮声之城》将为这场横跨东西方音乐语境的交响演出拉开序幕。黄若曾获得包括“卢森堡国际作曲大赛”一等奖、“Celebrate Asia”大奖等在内的众多荣誉。这部为管弦乐队创作的《浮声之城》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节也将围绕本场音乐会展开音乐艺术与旅游体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创新,依托《浮声之城》打造了“城市漫游体验版”,引导观众使用专属手机应用,在围绕剧场延伸出的多条城市路线上聆听专属音乐片段,最终汇聚成完整的交响乐呈现,以开创性的方式重塑音乐会体验。
在10月24日的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中国香港作曲家梁皓一的《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选段将带给观众惊喜的艺术体验,这部由上海交响乐团委约的作品通过“大红袍”“佛跳墙”“北京烤鸭”等中国特色美食意象,以管弦乐语言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韵味。
今年,音乐节将汇聚指挥家夏尔·迪图瓦、余隆、哈里·比克特、约翰·斯托高兹、杨洋,钢琴家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张昊辰、角野隼斗,小提琴家吉尔·沙汉姆,女中音歌唱家伊尔迪科·科姆洛西,以及英国广播公司爱乐乐团、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英国协奏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北京爱乐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等众多国际顶尖古典音乐艺术家与艺术院团。
音乐节将联动热门商圈、文旅场所、线下音乐消费场景、“北京礼物”商店,并与酒店合作推出“打包套餐产品”,为音乐节参演团体及观演顾客提供住宿优惠。“跟着音乐去旅行”主题旅游项目,将参与“票根经济”的商户、景区、平台等优惠点位整合入音乐节嗨玩地图,与旅行品牌平台及优质旅行社联合推出旅行路线和音乐节定制文旅产品。音乐节还将与中国网球公开赛跨界联动,观众可通过购买套票一站式体验活力音乐盛宴与网球赛事,享受双重文化娱乐体验。
被视为“多明戈接班人”的罗兰多·维拉宗在走红20多年后首次来到中国,于近日举行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拉丁小夜曲”音乐会。
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拥有智慧的特别智能体,能学习人类情感,且更加细腻,技术更加全面。
DG中国即将发行国际知名大提琴家王健全新专辑,蓝色音符唱片中国正式签约前卫爵士组合INNOUT。
郎朗领衔的第一天演出5000张门票,在72小时内售罄,刷新音乐节单场最快销售纪录。
“我的故事可以给那些在这些关系网和阶层之外的人带来希望。而且,年龄并不是问题,我们应该看重的是才华,有些人的才华,在人生的后期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