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目前数据显示关税对美国通胀的传导目前仍相对温和。2025年5-6月美国核心CPI不及预期,环比仅为0.1-0.2%,关税影响似乎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此前企业大量囤货、对关税上升形成暂时缓冲,加权进口关税税率低于理论值、企业需求偏弱以及服务通胀偏低等。预计三季度关税温和推高美国核心通胀,市场在通胀上升幅度及持续时间上存在分歧。联储大概率9月重启降息周期。虽然通胀将在三季度回升,但预计对联储2025年降息的制约有限。由于通胀传导未必超预期,短期通胀回升对美债收益率影响有限,但“大而美”法案实施后美债收益率仍有压力,关注金融去监管、美元稳定币扩容、美债发行结构变化可能形成的缓冲,维持中长期美元面临贬值压力的观点。
随着8月1日这个美国政府单方面设定的“关税大限”到来,这场搅乱世界4个月的“关税风暴”似乎又到了一个转折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巴西加征40%关税,使总关税额达到50%。
全球关税战未见终局,但贸易格局已不可逆转地走向“碎片化”。未来的赢家未必是关税壁垒最高者,而是能在安全与效率、保护与开放间找到平衡的经济体。对中国而言,突破围堵的关键在于:以市场换空间,以技术换时间,以开放换规则。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90%的利润。此外,日本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
菲律宾将与美国开放市场,零关税。菲律宾将支付19%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