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嘉实基金:“源网荷储”全链深耕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8-19 11:36:09 听新闻

责编:张晓杰

生产线开动,每分钟可生产超过1万片太阳能电池片。智能装配车间,每2分钟便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全球超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烙印“中国制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亦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5周年。回望征程,中国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产业已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并举的历史性跨越。

绿色转型发展历程中,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持续助力与金融资本的活水滋养。其中也不乏公募基金的身影,以多元产品和投资服务发挥引导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的积极作用。

能源转型 时代必答题的深度求解

能源,是驱动经济社会运转的基石血脉。全球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已成共识,正如AI大爆炸下“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的讨论,短期是算力之争,长期是能源之争。

全球资源型能源的有限性,使得能源的清洁转型,迈向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化是必然方向。

“能源革命”一直是市场的热词。

对此,嘉实基金认为,能源转型是必答题,背后本质是将能源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驱动”,由此突破资源固有的通胀魔咒,步入成本递减的通缩模型,进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约束问题。

国家在能源制造链条上的基础实力,代表了对新能源时代的驾驭能力。未来能源格局,不再由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传统资源禀赋主宰,更多是由尖端技术和高端制造重塑。

新能源,亦是支撑新质未来的“新基建”。2014年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擘画蓝图,十余年间,中国已锻造出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绿色”正成为能源基因的核心编码。

截至2024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58.2%,新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越煤电。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较十年前增长超10倍,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42%。风电装机连续15年、光伏发电装机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驰名全球。

嘉实基金坚信,在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征途中,新能源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是必须把握的“超级机遇”。公募基金应伴随产业链成长节奏持续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将投资力量积极布局于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要津与经济社会所需。

“源网荷储”全链出击 把握“超级机遇”的密钥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螺旋式上升,需要漫长而连贯的努力。产业的发展,也伴随从技术突破到商业模式的贯通,机遇的涟漪沿着上中下游层层激发。

源,是指上游电力供应端,风光水核等清洁电力源头;网,是电力传输的“超级高速公路”,需要大量数字化、智能化投入,涉及电网、虚拟电厂等;荷,是指电动车等用电设备与终端应用场景;储,则是储能与电池技术等。

最早从酝酿到逐步成熟的是“源”,即清洁能源发电。嘉实基金前期率先从风电和光伏布局也是基于其产业成长的确定性。“我们将本轮能源变革定义为第三次能源革命,本质趋势是‘能源电力化,电力清洁化’,绿色低碳终将成为制造业的通用语言。”嘉实基金研究部副总监、大制造研究总监刘杰谈到。

产业从1到N的跃升,必经周期波折与技术路线分歧的淬炼。嘉实基金深谙,陪伴优秀企业共同成长才是分享产业发展成果的最佳方式,产业趋势终将战胜阶段纷扰,而对产业趋势的把握,唯有根植深度基本面研究。

例如面对“单晶取代多晶”的技术跃迁,嘉实新能源研究深入产业一线,从企业高管到车间主任都反复调研细节,交叉验证下得出核心判断。2018年“531光伏新政”冲击下,基于对产业链和优秀企业价值的笃定,嘉实坚定选择与企业并肩渡过难关,后续见证中国光伏产业与龙头企业的辉煌成长。

第二大迈入快速成长期的产业是新能源汽车。过去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年产销量从万辆级跨越到千万辆级的快速增长。政策前瞻、实业躬行、金融活水,缺一不可。

嘉实基金认为,汽车产业的机遇在“四化”,即国产化、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精准布局相关车灯龙头、动力电池龙头公司等,跟踪产业S型渗透率曲线拐点,捕捉产业链黄金成长机遇。

而伴随新兴产业跃迁,嘉实基金的研究与投资架构亦在动态进化。在能源转型方向,从早期的新能源研究小组切入上中下游交叉验证,到产业链多方融合发展下,嘉实基金还组建了相应跨团队的产业研究小组,以一体化研究平台赋能投资。

深耕超17年,嘉实基金已建立覆盖绿色低碳全产业链的产品线货架,囊括新能源上游资源品、中游发电端和下游用电端,包括主动管理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超15只,适配多元场景下投资者的需求。

主动产品方面,包括嘉实环保低碳、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嘉实智能汽车、嘉实碳中和主题、嘉实绿色主题等多只产品,围绕绿色转型多产业链和行业,持续发掘优质上市公司成长机遇。

被动产品方面,如嘉实基金Smart-Beta和指数投资首席投资官刘斌介绍,嘉实“超级ETF”指数投资围绕国家战略和关键产业“超级机遇”,不断挖掘长坡厚雪、风格鲜明的优质beta

在绿色低碳方向,布局了包括上游资源原材料端的稀土ETF嘉实(516150)及联接、稀有金属ETF(562800)及联接;发电端的嘉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014604)、绿色电力ETF(159625);储能及用电端的电池ETF嘉实(562880)及联接、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012543),以及跟踪新能源产业整体表现的新能源ETF(159875)等等,全面覆盖新能源行业的各领域。其中,稀土ETF嘉实最新规模已超过48亿元,包括稀有金属ETF、绿色电力ETF等均为同标的规模第一。

新质动能澎湃 智能驾驶奇点时刻

创新的星火,持续点亮绿色低碳产业链新图景。以能源科技创新驱动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升级,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源网荷储”的机遇,在国家政策和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下,不断拓展延伸。

从当前细分产业生命周期而言,储能处于早期的萌芽期到成长期的阶段,锂电池处于成长期,行业景气开启新一轮上行;光伏接近成熟期,而风电已经处在成熟期。

而在应用终端,厚积薄发的智能汽车产业,正成为能源革命和AI科技革命的重要交汇点。嘉实基金认为,AI作为核心生产力工具,有望在汽车品类上率先实现产业化应用,而中国的头部企业正在这个领域扮演关键角色。

我们看到,国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应用不断跻身国际前列,主流车企相继实现大语言模型上车,并陆续量产“端到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国产大算力芯片、毫米波雷达、中央计算平台等相继取得突破,并实现装车应用。

奇点已至,未来正加速而来。经过深耕研究与耐心守候,嘉实基金“智能化”产业研究小组将2024年定义为汽车智能化元年,“今年我们则观察到汽车智能化的二阶导加速,类似2019-2020年的新能源车,有希望看到处在5%左右渗透率的高阶辅助驾驶从奇点迈向加速普及”

而在“反内卷”等政策指引下,光伏、锂电等领域供需格局开始出现边际变化,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加速复苏。同时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从“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一体化协同升级。

伴随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和中国新质产业的澎湃动能与需求增长极,嘉实基金深信,绿色低碳与清洁能源领域未来将不断迸发丰富机遇。

依托一体化投研平台的深耕积淀,通过主被动产品精密布局和精细化服务,嘉实基金持续汇聚长期资本活水、助力绿色低碳产业腾飞,并努力为投资者铺设捕捉行业贝塔与个股阿尔法的便捷通途,共赴美丽中国新发展的未来。

注:稀土ETF嘉实、稀有金属ETF、绿色电力ETF产品规模数据来自交易所,截至20250815。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