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冲破十年关口!结构性慢牛启幕的机遇在哪?

第一财经 2025-08-20 14:55:28 听新闻

作者:邢星    责编:张健

建议投资者摒弃短期投机思维,以“长钱长投”的心态拥抱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红利,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壮大。​

(本文作者邢星为北京博星研究院院长)

近期,上证指数成功站上3700点关口并创下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北证50等主要指数同步刷新阶段高位,全市场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标志着市场情绪的全面回暖,更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深层逻辑共振,为中长期走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三重动力驱动市场突破​

当前A股的上行态势,是政策、资金、估值三重逻辑共振的结果,体现出与过往“杠杆牛”“题材牛”截然不同的结构性特征,彰显出市场内在韧性与活力。​

政策护航构筑发展基石。以“稳增长”与“促改革”为核心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财政政策聚焦新基建、新能源等战略领域,上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2%,带动工程机械、建材等产业链需求释放,形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M1同比增速回升至5.6%,企业活期存款活化趋势显著,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了适宜的货币环境。更具深远意义的是,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推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科创板、北交所等制度创新为硬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通道,促进“科技-资本-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政策组合拳正在重塑市场定价逻辑,让市场更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态势。​

资金涌入汇聚市场动能。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储蓄加速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趋势越发清晰。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激增2.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变化直观展现了资金流向的转变。中金公司测算显示,当前居民超额储蓄规模达50万亿元,预测其中5万亿-7万亿元可能在未来1-2年逐步入市,为市场带来持续增量资金。与此同时,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显著增强,北向资金7月净流入超800亿元,韩国、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投资者也在加速布局A股科技龙头。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战略配售等渠道稳步入市,为市场提供了“压舱石”效应,有助于市场保持稳定运行。​

估值优势凸显投资价值。横向对比来看,截至8月19日收盘,A股当前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金融、能源等权重板块股息率普遍超过3%,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形成“类债券”配置吸引力。这种“低估值和高股息”的特性,正吸引全球机构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长期价值,为市场带来更多外部增量资金。​

二、风险与挑战:慢牛途中的理性审视​

在历史性突破面前,我们更需理性看待市场可能面临的波动与挑战,这是结构性慢牛行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结构性分化下,局部过热风险值得警惕。尽管市场整体估值合理,但部分板块已出现明显泡沫化特征。当前小微盘股上涨主要由量化资金驱动,若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可能引发 “多杀多” 式调整,建议投资者需保持清醒,避免盲目追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对市场造成扰动。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升温、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需关注。此外,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部分出口导向型行业面临关税壁垒、技术封锁等挑战,这些外部因素都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三、慢牛新范式:把握结构性机会与理性投资​

展望后市,更可能呈现震荡上行特征。建议投资者把握三大核心逻辑,在结构性行情中找准方向。​

双循环格局下的产业突围孕育着重要机遇。在外循环主线中,消费电子、新能源中游等全球竞争力突出的行业,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需求扩张与技术输出,有望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内循环主线里,高端消费等内需驱动领域,叠加政策补贴与国产替代红利,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产业的发展既符合国家战略方向,也顺应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估值修复与盈利改善的共振带来投资窗口。金融、能源等低估值板块具备“攻守兼备”属性,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周期行业(如化工、建材)受益于 “反内卷” 政策,产能出清后盈利弹性显著提升,有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长红利不容忽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正成为资金聚焦方向,相关企业的算力基础设施订单同比增长超100%,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加速推升相关公司估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理性投资至关重要。在仓位管理上,建议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控制在60%-70%,保留30%左右流动性应对调整。​

四、全球资本新共识:中国资产的长期价值​

在百年变局下,A股正从“新兴市场”向“全球核心市场”蜕变。资本市场的繁荣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制度自信、发展模式自信的生动体现。在结构性慢牛的新征程中,建议投资者摒弃短期投机思维,以“长钱长投”的心态拥抱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红利,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壮大。​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