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温州市政府官网发布《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拟推出12项具体支持措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温州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
针对人工智能企业普遍面临的算力贵、模型调用成本高、高质量语料获取难等痛点,该《举措》拟推出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三大专项支持政策。
其中“算力券”,对在温注册企业购买算力服务给予差异化补贴,自主算力服务最高补贴合同额30%,非自主算力服务最高补贴10%。同时支持“算力贷”,并推动申报国家人工智能券。数安港入驻企业,还可享受不少于1个月的免费算力试用。
“模型券”面向调用第三方大模型API或采用私有化部署方式推进垂直领域应用的企业,按核定合同额最高给予20%补贴,有效降低大模型技术应用门槛。
“语料券”则鼓励企业通过温州数据交易中心采购高质量数据集或开展定制化数据加工服务,相关支出最高可获20%补贴,推动数据要素合规流通与高效赋能。
针对企业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活动,落实研发费用分档后补助政策,最高补助可达300万元;对牵头承担市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企业,按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2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万元。
同时,每年择优评选不超过10个首次研发的优秀垂直领域模型或“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按其研发成本的30%给予补助,最高50万元,同时对新认定为省级人工智能服务商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加快培育专业化主体。
在智能终端创新方面,对成功研发国际、国内、省内首台(套)智能装备的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激发高端产品创新活力。
此外,支持建设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对新备案中心新购验证设备费用给予最高30%补贴,单个中心补贴不超过500万元;对成功获批省级概念验证中心的,再给予100万元奖励,切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新政拟规定,全球顶尖人才可享受“一人一策”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海外领军人才入选“瓯越英才计划”,最高获200万元个人奖励,企业每年最高150万元薪酬补助;国内领军人才最高奖励100万元。
目前,征求意见稿正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下一步,市数据局将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
今年1至7月,两地累计开行海河联运船舶93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35标箱,提前5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从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维度为新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1-3人家庭原则上最大可申请90㎡户型,4人及以上家庭原则上最大可申请120㎡户型。主申请人为人才的家庭购房面积标准可参照人才政策。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现有人工智能企业2200余家,企业创新能力活跃,产业生态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本地参保人住院结算人次同比下降2.58%,市内、市外基金支出增速下降,尤其省外就医由正转负,显示温州市住院运行总体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