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6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在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决定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
据介绍,佛山每日新增基孔肯雅热报告病例连续9天维持在50例以下,根据国家疾控工作组8月17日给出的评价标准以及国家卫健委8月22日向社会发布的信息,佛山已进入疫情低水平散发状态,疫情防控策略将由应急处置转为常态化防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此前的7月29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告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佛山市顺德区是今年以来国内最早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的地区。
根据佛山顺德方面的通报,8月17日至8月25日期间,该区每日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在20例以下。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需求,十余家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迅速推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但截至目前,尚无一款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只能在科研或疾控场景下“应急”使用。
连日来,广东佛山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继续呈下降趋势。
“蚊子工厂”每周培育500万只绝育雄蚊
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药物。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治疗发烧和关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