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在说今年上半年的美妆生意不好做,但目前看来,已经坐稳本土美妆企业头把交椅的珀莱雅(603605.SH)交出了一份双增半年报。
珀莱雅于今日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
不过,相较于上一年,珀莱雅的业绩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上半年,珀莱雅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都在40%左右。
来自艺恩数据的《2025年国货美妆消费趋势洞察报告》称,今年中国美妆市场保持增长态势,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国货美妆在互联网上的声量稳居千万量级但整体增速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同比增长2.9%,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的增幅。
目前几家已经公布的半年报的企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妆企业的发展面临挑战。上海家化(600315.SH)上半年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昊海生科(688366.SH)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3.04亿元,同比下降7.12%;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0.29%;丸美生物(603983.SH)上半年营业收入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而上一年同期,丸美生物的收入和净利润的增幅分别为28%和35%。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发布当日,珀莱雅在另一份公告中披露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如果能够成功挂牌上市,珀莱雅将成为本土品牌美妆企业中唯一一家同时在两地上市的企业。
记者注意到,本土美妆公司今年在资本市场备受热捧。8年5战IPO后,毛戈平(01318.HK)于2024年年底上市,当日发行价为29.80港元/股,上市第一天开盘价冲到47.65港元,大涨60%。此后,毛戈平股价持续走高,跻身新消费领域的明星股。
或受此正面影响,2025年以来,美妆相关企业资本化进程明显提速,而不少企业选择赴港上市。5月,国货高端护肤品牌林清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主营香水业务的颖通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在美妆国货崛起的背景下,本土企业站到了买家的位置,开始反向收购。
分析人士认为,国货美妆凭借高性价比和精细化运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占据优势。
2024年上美股份营收同比增长62.1%达到67.93亿元,四大国货美妆上市公司表现正逐渐分化。
化妆品企业高管的新一轮洗牌背后,是本土企业在行业进入增长放缓期间提振业务、寻求新增长的表现。
每年的进博会是国际化妆品巨头展示新品、交流技术和探讨市场趋势的重要窗口。今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