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度活跃!七大行业商会首次联合发布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

第一财经 2025-09-09 10:42:18 听新闻

作者:高雅    责编:盛媛

今年1-6月,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指数为142,处于高度活跃水平。

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七大行业商会首次联合发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意愿总体高度活跃

该指数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联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

今年1-6月,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指数为142,处于高度活跃水平,其中意愿指数为149,高度活跃,实际指数137,较高活跃。6月,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指数为140,处于高度活跃水平,同比上涨5.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疲软、不确定性高企,贸易保护主义与地缘冲突叠加,企业对外投资面临诸多风险。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的共同编制和发布,旨在通过量化工具破解投资痛点,正面引导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

“该指数的发布一是可以直观反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趋势,量化热点行业和国别的投资热度;二是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有利于科学引导企业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投资与资源错配;三是通过指数发布,预警行业过热风险,开展产业链跨境布局引导,促进企业间的有效协同。”房秋晨称。

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细分数据

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是通过对意愿指数和实际指数进行综合加权计算而得。其中,意愿指数反映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意向强度,实际指数则体现该时期内企业实际达成的对外投资情况。指数采用固定基期方法,选取2018-2022年的加权月度平均值作为基期100。指数值的活跃度划分标准为,大于等于140属于高度活跃,110至140之间为较高活跃,80至110之间为中度活跃,50至80之间为轻度活跃,低于50则视为不活跃。

从地区来看,1月至6月期间,我国企业对重点经济体的投资表现突出。其中,对东盟投资指数达到255,月度指数已连续16个月维持在高度活跃水平;对欧盟和金砖国家的投资指数分别为176和142,同样均处于高度活跃区间。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以及物流服务业等领域对外投资活跃度较高。制造业投资指数为183,批发和零售业为181,采矿业为182,交通运输/仓邮和仓储业为160,均位于高度活跃水平。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保持较高活跃水平。

从各行业商会发布的具体数据来看,今年前6个月,我国轻工企业的对外投资活跃度最高,指数达到231,意愿指数303和实际指数182均处于高度活跃状态。6月的活跃度指数为225,同比上涨46.1%。

机电产品企业对外投资指数也达到196,处于高度活跃区间,意愿指数和实际指数分别高达247和163,均显示高度活跃。纺织企业对外投资指数为151,其中意愿指数高达245,实际指数为89,属中度活跃。此外,我国五矿化工行业企业对外投资指数为155,意愿指数172和实际指数145均处于高度活跃水平。食品农产品企业的对外投资指数为106,承包工程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为89,医药保健品企业的对外投资活跃度为54。

房秋晨表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的发布,不仅是衡量投资活力的“晴雨表”,也希望能从“数据洞察”变为帮助企业对外投资的“行动指南”。未来,七家行业组织还将持续每月同步发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具有韧性和活力

房秋晨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近年来,面对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上升的外部环境,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各领域仍平稳有序发展。一是“中国投资”持续稳居世界前列,二是“中国建设”规模稳步增长,三是“中国劳务”合作平稳发展。

根据《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境外设立企业5.2万家,遍布190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存量超过3万亿美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前三。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则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

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完成营业额1659.7亿美元,增长3.1%。

2021至2024年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34万人,外派结构持续优化,为保障国内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房秋晨认为,投资合作的方式与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持续增强。“绿地投资蓬勃发展,跨国并购实现回升,联合投资、特许经营、研发合作等方式发展良好。”他称,对外承包工程呈现灵活多样的推进方式,既着眼于重大标志性工程,也注重“小而美”项目的统筹发展。

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共在66个国家(地区)实施并购项目373个,对外投资并购交易总额25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9%。分领域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门类,其中流向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制造、金融、采矿等五大领域的投资均超过百亿美元。同时,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绿色矿产、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对信息技术服务、采矿等领域直接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5.5%和115.2%,新签节能环保清洁类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92.6亿美元,增长12.7%。

此外,房秋晨表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实现了显著的互利共赢效果。2021至2024年间,中国对外投资带动货物出口7862亿美元,进口近3700亿美元,通过农业、矿产、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扩大了进口规模,推动了技术创新交流。同时,中国投资有效助力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

“同期内,中国企业在投资所在国(地区)累计缴纳税金近3000亿美元,年均提供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得到当地民众的赞誉和欢迎。我们对外承包工程中约80%的完成营业额来自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类项目,这也有力改善了东道国民生条件。”房秋晨说。

“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谨慎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汇率波动等挑战。”他提醒道,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将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监测我国对外投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动态掌握企业在重点国别产业投资动向,进行前瞻性预测预警,引领更理性的对外投资、更高效的产业协同,实现对外投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