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温州市平阳县印刷包装成套装备产业集群和龙湾石化阀门产业集群入选。
这是温州市传统制造业跃升现代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对标国家、省级产业谋划布局,当前,我市全方位构建“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培育体系。其中,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全部纳入国家和省级产业集群赛道,传统区域块状经济正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向新攀高
蹚出产业进阶新路
入选国家和省级产业集群到底有多牛,平阳印刷包装成套装备产业无疑是一个生动的诠释。
平阳是全国三大印包装备制造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核心部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终端服务”全链条协同发展格局。去年,产业集群总产值约109亿元。集群内,汇聚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3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拥有88个省级创新平台,主导参与近2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其中柔板印刷机、智能制袋机等产品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五大传统制造业正成为产业升级的主战场。当前,我市电气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称号,鞋服纳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泵阀、通信连接器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瑞安汽车传感器产业不仅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汽车零部件产业(底盘系统)还入选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协同区。精密泵阀、印包机械等6个产业纳入省“新星”产业群、数量全省第一。
近年来,我市引导企业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相融合,打造集研发、中试、加速、产业化、服务于一体的科创全链条平台体系,五大主导产业持续释放增长潜力。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延续多个季度的高增速,产业增加值增速高达24%,电气、鞋业、服装、泵阀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3.8%、5.7%、2.8%、3.1%,产业集群专业化配套能力不断提升。
横向协作
加速全产业链聚变
纳入国家和省级产业集群赛道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反内卷为传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破题之道。近年来,我市五大主导产业逐步摒弃以往互相降价、恶意竞争方式,通过协作分工共享市场共谋发展,这在有着万亿产业的电气和汽车零部件行业表现较为明显。
在电气链主企业带动下,通过集成工业APP应用赋能上下游企业,共享管理、物流和信息流,采用绿色供应商评定、技术扶持、合作开发等方式,帮扶供应商整体能力提升。
如今,乐清创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环境”的质量强链生态圈,引进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全国低压电器标委会等落户乐清,推动构建智能电气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准体系,提升标准话语权。建立以质量技术要素为纽带的产业链质量提升“联盟”,为企业提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工具”,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每辆汽车大概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企业都有几百家一级供应商及上千家的二三级供应商,通过政策引导分工协作创新,我市正加速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这两大新千亿级产业集群。
完善的产业链是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所在。当前,我市通过编制产业链图、鱼骨图、发展路线图、空间布局图、招商地图等“五张图”,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并推动龙头企业、冠军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股权并购、引入强链补链企业等方式,推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纵向深耕
突破成长“天花板”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
当前,我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以主要产品在细分行业内市场占有率为导向,建立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引领更多企业向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实现传统制造产业从低小散向高精尖转变。
在浙江宝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不息,工人争分夺秒赶制一批即将远涉重洋的出口订单。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专业赛道,将创新之力凝聚于高铁枕木铺设装备、超耐磨隧道掘进装备、隧道掘进齿及超耐磨合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制造。车间生产负责人表示,公司研发的开荒机、螺旋钻机、水泥搅拌机、树篱剪枝机,欧洲客户对此类产品需求格外强劲,全年订单排得满满。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宝通在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上的攻关成果,正转化为全球市场竞争力。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对旺盛需求,将持续投入研发,确保产能与创新同步跃升,以更优品质响应全球订单。
根据相关规划,未来我市聚焦“5+5+N”产业领域,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南,建立“企业出题、政府助题、机构解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的政企联动项目协同攻关机制,推进五大主导产业在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等领域实现整体跃升。力争到2027年,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总值全面突破万亿,形成超千亿元的温州特色产业集群10个,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10家以上。到2035年,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温州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到2027年,温州要培育市级及以上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区6个、试点学校50所。
科学研究是否能完成转化并顺利落地、吸引来自各界的投资,乃至在当地形成产业链,成为城市群在科创实力比赛中又一个被重视的指标。
该《举措》拟推出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三大专项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