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内反内卷政策下碳酸锂行业的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

第一财经 2025-09-09 18:22:37 听新闻

作者:丁浩员    责编:张健

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内卷式”竞争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突出痛点。

(作者丁浩员为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商学院副院长;孟浩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内卷式”竞争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突出痛点——从下游车企“增收不增利”的无序扩张,到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产业链各环节均受其扰。

202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针对“内卷”的调控政策逐步落地,先从新能源汽车行业入手规范竞争秩序,再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对上游碳酸锂行业的价格、产能与竞争格局产生了连锁影响。

一、反内卷政策下碳酸锂行业的市场反应

(一)价格走势变化

政策传导前,碳酸锂价格受下游电车行业“内卷”影响呈现极端波动。由于新能源车企扎堆扩产、全球储能需求共振,叠加疫情供应链中断等原因,碳酸锂需求爆发,价格一路狂飙,于2022年站上约6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但随后车企为控制成本压低原材料采购价,叠加碳酸锂行业盲目跟风扩产,于2024年底价格跌至10万元/吨以内,行业陷入“扩产-价跌-亏损”的恶性循环。

2025年反内卷政策逐步见效后,碳酸锂价格呈现触底回升态势。一方面,政策推动江西等云母提锂主产区的低效产能退出,缓解了供过于求的压力;另一方面,锂矿开采的合规要求趋严,部分未达标的矿区暂停生产,进一步收缩供应。自2025年7月以来,受政策驱动的供应端调整影响,碳酸锂价格连续多周上涨,市场对行业竞争秩序改善的预期逐步兑现,但仍需保持谨慎,目前这种扰动是局部的、可逆的,在全球固有的过剩产能面前,锂价的反弹是脆弱的,市场仍需警惕潜在的下行风险。

(二)资本市场反应

在反内卷政策实施进程中,碳酸锂行业股票市场呈现出阶段性波动与长期价值回归并存的复杂态势。政策初期,投资者对行业短期前景顾虑重重,部分企业由于合规改造与产能调整,盈利预期遭受压制,股价一路承压。不过,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市场对行业的长期价值认可度不断提高。具备成本优势与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愈发受到资金青睐,锂电原材料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稳步回升。行业估值逻辑已从过往单纯追求规模,转变为聚焦合规与创新。这意味着,企业在合规运营、技术研发投入、创新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表现,成为影响股价与市场估值的关键因素。

二、反内卷政策对碳酸锂企业的主要影响​

(一)合规成本飙升,中小企业深陷困境触发首轮产能出清浪潮

反内卷政策下,锂矿开采与碳酸锂生产的合规标准全面升级,直接推高企业运营成本并触发行业首轮被动出清。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落地后,锂矿矿证审批流程大幅收紧:所有矿山需先完成矿种重新认定,再按氧化锂新门槛补缴差额资源税,同时编制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报自然资源部备案。对中小企业而言,合规成本缺乏规模效应摊销,吨锂现金成本已逼近市价。

(二)竞争格局加速重构,龙头与中小企业两极分化助推产能优化进程

反内卷政策彻底打破过去“低价倾销、规模扩张”的竞争模式,资源与订单向头部集中,进一步推动行业产能结构优化。2025年7月工信部牵头签署的《行业自律公约》,通过“不低于成本价销售”要求与引导龙头阶段性减产控产,直接抬高行业成本线。拥有低成本盐湖或优质矿石资源的头部企业,在价格底部仍保持现金流优势;而中小企业因缺乏成本优势,部分已停产的低效产能因不具备资金与技术优势,复产可能性极低。同时,龙头企业主动淘汰低效产能、加码高效产能,行业正从“多而散”的无序竞争,向“少而精”的集约化格局转型,产能调整压力在头部引领与尾部出清中加速释放。

三、行业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反内卷政策为碳酸锂行业带来了变革,短期虽推高合规成本、引发产能调整,但长期来看,有效遏制了无序竞争,推动行业向 “合规化、集约化、高端化” 转型。

从未来趋势看,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变化将共同塑造行业发展格局:供给端上,低效中小产能出清速度加快,叠加新矿开发受合规审批收紧、高品位资源稀缺等因素制约,整体供给增速逐步放缓,行业产能利用率将显著提升,头部企业凭借资源、技术与合规优势,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其集中;需求端则呈现结构多元化特征,新能源汽车仍为核心需求支撑,储能领域在“双碳”目标推动下需求快速增长,其他细分领域需求也逐步释放,多领域需求共振为行业提供增长动力。

同时,技术驱动成为核心竞争力,低品位锂矿利用、绿色提锂等技术突破降低行业对高品位资源的依赖,助力生产成本下行,而“碳酸锂企业-电池厂-车企”之间的长期供应合作模式将成为主流,通过稳定合作减少价格波动对行业各环节的冲击,提升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

基于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企业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重点攻关低品位锂矿提取、碳酸锂提纯等关键技术,借鉴行业内技术领先企业的经验,通过技术突破降低生产与合规成本;同时积极布局海外优质锂资源,分散单一市场带来的供应风险,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二是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发布行业产能、需求、价格等关键信息,减少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推动制定绿色提锂、高纯度碳酸锂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引导企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与技术竞争”,避免政策松绑后无序竞争现象反弹。

三是政府需延续精准化的扶持政策,针对中小企业在合规转型中面临的资金压力,提供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支持,帮助其平稳渡过转型期,为行业保留多元发展活力与创新潜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各展所长、协同共生的生态;同时加强全球锂资源动态监测与国际协同,推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锂资源开发合作,保障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上游资源安全,助力行业在合规运营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