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爸爸到了杭州也能继续享受衢州的长护险服务!”儿子感慨道。最近,93岁的江山老人严大伯被子女接到杭州照顾,通过省内异地长护服务备案,成为我市首位“长护险省内异地服务直接结算”政策的受益者。
杭州长护险积极响应“政策随人走,服务跨区域”。今年,“持续推进长护险提质扩面”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8月底,全市长护险参保人数已达1190余万人。
跨城服务化解来杭老人照护难题
严大伯与老伴常年居住在衢州江山市,儿子在杭求学、工作后定居杭州。今年4月,严大伯出现咳嗽症状,子女便将二老接到杭州照顾。
虽然检查结果显示并无大碍,但严大伯曾做过腿部手术且免疫力较差,还存在认知障碍,此前在老家一直享受长护险的护理服务,来杭后子女一度担心无法延续服务。
“省内异地享受长护险待遇,没想到我们成了杭州第一个受益者。”严大伯的儿子说,通过浙里办App办理省内异地长护服务备案后,严大伯很快享受到了来自杭州定点长护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护理服务,包含关节活动能力训练和自理能力训练等项目,护理员每周三次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帮老人维持现有功能、预防健康风险,“他们专业又细心,让我们安心。”
随着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离开家乡,跟随子女在异地生活。这些老人的长护险参保关系在原户籍地,一旦发生失能需要照料,往往面临“参保地在原地、服务需求在异地”的矛盾。在杭州,长期护理保险已成为不少失能老人的“刚需”。
“2025年1月,杭州正式实施长护险政策,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受理长护险待遇申请37000余人,认定重度失能26000余人,累计为22000余名失能人员提供照护服务。”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无感结算让异地养老者“离家不离保”
“老有所护、弱有众扶”是杭州这座城市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今年,市政府将“持续推进长护险提质扩面,全市参保人数达1170万人,实现长护险制度全市域覆盖”列入民生实事项目。
目前,杭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时,均同步参保长护险。
随着近期我省推出《长期护理保险省内异地服务直接结算试行办法》,长护险政策有了三重新突破:一是打通服务地与参保地的管理边界,老人异地居住时可向服务地申请评估和服务,无需来回奔波;二是打通系统结算通道,实现三方数据实时共享,服务完成后直接结算,无需个人垫付;三是打通待遇享受的地域差异,长护险省内异地服务统一按“服务地标准”执行,避免了“同病房不同待遇”的现象。
如今,省内参保人员来杭居住时,无需重新申请及重复评估,只需办理简单的省内异地长护服务备案手续,就能根据服务地的政策规定享受长护险待遇,实实在在解决了随子女异地养老群体的照护难题。
“目前,杭州市长护险已与省内多个城市建立异地服务协作机制,失能等级评估结论实行全省互认。”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参保人可通过浙里办App搜“浙里医保”,在“浙里长护在线”板块办理备案手续,或是到服务地医保经办窗口现场办理。未来,杭州将继续扩大长护险省内异地服务范围,让更多异地养老的失能人员都能享受“离家不离保”的暖心服务。
杭州市上榜企业数占全国7.60%,占浙江省 (107家)的35.51%。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将用三年左右基本建立长护险制度。
半年度增长数据背后,是杭州金融大市地位的进一步凸显。
2025年杭州市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即将开始!申领时间为8月15日至9月15日,一次性补贴3000元。
截至8月11日,今年杭州口岸出入境客流量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0.1%。其中入境外籍旅客超24万人次,占比16.7%,同比去年增长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