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联储降息对A股市场的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9-22 19:07:08 听新闻

作者:谭浩俊    责编:张健

美联储降息将从资金面、政策面与基本面三大维度对A股形成有力支撑。

(本文作者谭浩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

北京时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5年首次降息,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持续推进。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11:1的投票结果通过此次决议,仅特朗普政府新任命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投下反对票,主张应降息50个基点。这一决策不仅反映了美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更凸显了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政治压力之间的深层博弈,其影响已迅速传导至全球金融市场。

政策独立性与政治压力的交锋

美联储此次降息决定出台于高度敏感的美国政治经济环境中。据美联储会后声明显示,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增长放缓、就业增长减速、通胀率有所上升”的三重特征,这为货币政策调整带来了特殊挑战。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2.2万人,远低于前值7.3万人;失业率微升至4.3%,而同期CPI同比上涨2.9%,核心通胀率维持在3.1% 的相对高位。这种“就业疲软与通胀粘性并存”的局面,使得美联储在实现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上面临艰难平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将此次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举措”,强调当前经济环境存在“双边风险”,货币政策调整旨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前景”。然而这一谨慎行动显然未能满足特朗普政府的期待。特朗普在会议前曾通过社交媒体施压,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且幅度必须更大”。这种公开施压使得本次议息会议被《华尔街日报》称为近年来“最奇特”的会议之一,凸显了政治力量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潜在影响。

美联储的独立性机制在此次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鲍威尔在发布会中重申:“美联储将始终基于经济数据和双重使命制定政策,不会纳入其他政策目标”,明确回应了外界对货币政策政治化的担忧。这种制度安排与实际操作的张力,构成了理解当前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视角。

双重风险下的政策平衡艺术

美联储选择25个基点的温和降息,背后是对美国经济双重风险的审慎评估。会议纪要显示,FOMC委员们普遍认为,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就业市场下行风险上升,但同时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仍未消除。鲍威尔特别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可能在2025年剩余时间乃至2026年“继续推高商品价格”,尽管目前美国消费者尚未显著感受到物价上涨,但企业已计划将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这种复杂局面迫使美联储采取“试探性宽松”策略。数据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中位数预测为1.6%,失业率预测为4.5%,通胀率预测为3%,三项核心指标均显示经济处于敏感平衡区间。若采取50个基点的激进降息,可能加剧通胀预期;而维持利率不变则可能放大就业市场压力。鲍威尔解释称:“当前没有无风险的政策路径,25个基点的调整是将货币政策从适度偏紧向中性水平过渡的审慎选择”。

从政策传导机制看,此次降息释放了多重信号。一方面,通过降低资金成本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数据显示美国企业融资利率已随降息出现0.1-0.2个百分点的下行;另一方面,向市场传递应对就业疲软的政策意图,美联储在声明中删除了7月会议关于“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稳健”的表述,承认就业增长放缓的现实。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政策操作,体现了美联储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调控艺术。

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资本流动格局随之调整。分析显示,美联储降息削弱了美元资产的相对收益优势,推动国际资本加速向新兴市场流动。数据显示,降息消息公布后,MSCI新兴市场指数当日上涨1.2%,其中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85%,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摩根士丹利指出,弱美元环境和资金成本下降将对新兴市场形成持续托举作用,但同时也可能推高资产估值泡沫风险。

全球货币政策联动效应显现。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加拿大央行、挪威央行、约旦央行多个国家的货币当局相继宣布降息,形成全球性宽松趋势。这种政策协同在缓解全球融资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部分经济体的汇率管理难度。中国央行虽未立即跟进,但市场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创造了更大空间,预计年内可能通过降准等方式释放流动性。

黄金等避险资产受到追捧。由于降息通常削弱美元信用,推动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国际金价在消息公布后突破每盎司2100美元,创历史新高。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期未来12个月将增加黄金持有量,高于2024年的81%,反映出全球储备资产配置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

对A股市场的影响

我们认为,美联储降息将从资金面、政策面与基本面三大维度对A股形成有力支撑:

从资金面看,美联储降息将推动外资加速流入A股市场。历史数据表明,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北向资金通常呈现净流入态势。8月全球被动型权益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的规模达36.84亿美元,较7月的3.13亿美元显著提升;主动型权益资金流出规模为5.42亿美元,较7月的18.83亿美元大幅收窄。目前,全球资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处于近十年31.4%的分位数水平,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美联储降息将导致美元走弱与美债收益率下行,进而提升人民币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待9月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外资有望加速流入A股市场,成为打破当前横盘格局的关键增量力量。

政策面层面,美联储降息为中国央行打开政策操作空间。今年以来,央行始终维持政策定力,或意在为未来预留政策调控空间。结合8月经济数据并未快速提升,当前仍存在推出增量刺激政策的必要性。待美联储降息落地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更多积极举措有推出的可能,从而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打开A股新一轮上行空间。

基本面层面,美联储降息有助于提振中国经济外部需求。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往往伴随全球增长预期的修复,尤其是欧美等主要经济体软着陆概率上升,有助于改善全球贸易环境,对中国出口形成有效拉动。当前,出口已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动力,连续多月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内同比增速最高在3月达到12.30%,不过8月已经放缓至4.4%。若外需环境进一步回暖,出口增速有望保持较强韧性,推动4季度国内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并促进物价水平逐步回升。宏观基本面的持续修复,叠加企业盈利预期企稳,将为A股市场提供更加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助力市场走出稳健的慢牛行情。

综合来看,资金面、政策面和基本面均支持A股中长期向上趋势。资金面改善直接带来估值修复动力,政策面宽松增强市场风险偏好,而基本面回暖则夯实盈利基础。这三重驱动因素可能形成正向循环,推动A股市场走出当前震荡区间,出现突破性上涨。尤其在全球资产再配置背景下,A股作为价值洼地,具备显著吸引力。

在板块层面,重点关注有色、券商、科创等高弹性方向。有色板块将直接受益于黄金、铜等金属价格的上涨,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美元走弱预期及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券商板块则主要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带来的业绩改善,而且在指数关键突破阶段,券商作为权重板块往往表现突出。科创板块中的算力硬件、机器人、固态电池等赛道,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中更具估值扩张潜力,叠加国内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有望成为市场领涨主线。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