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互联网大厂“钱袋子”扩充,点心债成中企出海融资新宠

第一财经 2025-09-25 20:39:05 听新闻

作者:王方然    责编:石尚惠

发行主体日趋多元。

当AI浪潮席卷全球,科技大厂的“钱袋子”动向备受关注。近期,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不约而同地加速布局点心债。业内认为,在成本优势凸显、 “南向通”扩容等因素驱动下,点心债正成为中资企业出海融资的新宠。

在市场整体层面,点心债已从快速扩张逐步过渡至平稳增长阶段。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今年以来点心债累计发行规模达到7714亿元。在市场节奏趋稳的同时,结构性变化也日益清晰:发行主体日趋多元,投资机构类型不断丰富,市场深度、广度同步提升。

大厂扎堆发行点心债

9月23日,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发行三只人民币债券计划,总规模达90亿元。其中,20亿元于2030年9月到期票据,年利率为2.1%;60亿元于2035年9月到期票据,年利率为2.5%;10亿元于2055年到期票据,年利率为3.1%。此次发行为腾讯首次涉足点心债市场。

无独有偶,百度集团于9月15日成功发行了44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这也是百度今年第二次通过点心债融资。

除腾讯与百度外,其他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点心债及零息可转债。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去年11月就首度发行了170亿元点心债。今年9月11日,阿里巴巴还公告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募集资金80%用于云基础设施扩建和技术升级,其余20%投向国际业务拓展。

所谓点心债(dim sum bonds)是指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也被称为“点心债券”,因其相对于整个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很小。

为何互联网企业纷纷青睐点心债?核心原因在于融资成本、政策支持。

一名业内人士指出,伴随AI浪潮席卷全球,科技企业正集体步入资本开支高峰期,国内互联网巨头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点心债因其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优势,正成为企业扩张的一条新路径,同时也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注入了宝贵的高质量资产“活水”。

政策亦提供有力支持。7月8日,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数项债券通优化扩容的措施,将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扩展。申万宏源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当前互联网企业出海业务较多,境外债融资需求较大。在债券“南向通”扩容背景下,预计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对出海企业吸引度将持续提升,互联网企业点心债或持续扩容。

点心债供给正趋向多元化

在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的同时,点心债市场自身也步入结构性调整的新阶段。2022至2024年间,该市场经历快速扩张,并于2024年创下1.27万亿元的历史发行新高。进入今年,市场节奏呈现“先冷后热”特征。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今年以来点心债累计发行7714亿元,同比下降10.79%。其中。1月~7月,点心债发行规模不到6000亿元,远不及去年同期。8月以来发行节奏明显加快,近两个月发行量接近2000亿元。

发行结构亦出现重要变化。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今年的发行主体中,地产和金融的净增量为负,而其他产业贡献较多同比净增量。例如百度集团、国家电网、厦门象屿、蒙牛乳业的点心债发行量均较大,点心债供给正趋向多元化。

不过,目前存量点心债仍集中于银行和城投主体,其余行业点心债存量规模相对较小。Bloomberg数据显示,点心信用债以金融债、城投债居多。存续金融点心债余额为5213亿元,占到点心信用债的49.04%,其中外资金融债存续规模占到金融债的60%以上。城投点心债余额3730亿元,占点心信用债的35.09%。

市场参与者日趋多元,背后关键因素之一是融资成本的优势。

当前中资企业境外发债的主流品种为点心债和中资美元债。后者是指中国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美元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债务工具。在人民币利率维持低位的背景下,点心债展现出显著成本竞争力。Wind数据显示,今年发行的10年期点心债票面利率多介于2.80%至3.50%,而同期多只10年期中资美元债利率则超过5%。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指出,对比美元债,由于美联储加息、中美利差倒挂,点心债融资成本低于美元债。对比境内债,点心债的主要优势在于发行审核和信息披露相对宽松,近年来部分城投平台由于境内融资严监管,转向境外发行点心债,成为点心债扩容的重要因素。

“相较于中资美元债,点心债定价以我国国债收益率为锚,且可以规避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风险,收益率整体波幅也小于中资美元债。”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补充称。

据华源证券统计,2022年以来点心债净融资持续大额为正,而中资美元债净融资已连续三年为负。

需求端同样存在有力支撑。张继强指出,需求方面,境内低利率、跨境投资渠道拓宽等因素下,境内机构对点心债配置需求增长。与境内债相比,点心债市场容量小、流动性偏弱、城投发行人相对较下沉,存在流动性溢价和信用风险溢价,可挖掘超额收益。

未来如何发展

业内认为,在供给端,点心债发行主体和品种仍有较大丰富空间。

Wind数据显示,经过近三年的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9月1日,点心债存续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当前点心债供给仍存在发行较集中于金融和城投、优质产业债发行较少、发行期限偏短等不足,供给规模和结构仍有改善空间。

张继强建议,利率债方面,关注离岸人民币国债、离岸央票、地方政府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债券等品种的发行节奏。信用债方面,短期城投点心债供给或难明显放量,关注城投点心债再融资与监管政策边际变化。

在需求端,2025年以来QDII额度增加、债券南向通扩容,境内机构出海债券投资需求较旺盛,利好点心债市场流动性改善。

2025年6月QDII额度新增30.8亿美元,QDII累计批准额度增长至1708.69亿美元。7月央行和香港金管局明确将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四类非银机构,香港金管局还优化债券北向通项下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安排。

张继强分析称,此前南向通投资者以商业银行自营为主,对中资点心债较为青睐,但风险偏好较一致,以持有到期为主。非银机构加入有利于丰富点心债投资者结构,其中券商、基金、理财交易较银行更活跃,机构风险偏好和投资策略差异化,有利于提升点心债市场流动性。保险负债端稳定且久期长,偏好高评级、长期限、稳定收益的资产,险资的参与或可增强点心债市场的长久期配置力量。

汇率环境也为点心债提供有力支撑。业内预测人民币或进入升值通道,有助于增强点心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一是受弱美元环境影响,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美元独立性受冲击,美元8月走势偏弱;二是人民币中间价下调,央行对中间价的调控模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